品观点|朱铭走了 老人久病忧郁情形谁关心?

朱铭走了,老人久病忧郁情形谁关心?(本报资料照片)

国宝老雕塑师朱铭,竟然在自家寻短离世,消息传出,震撼全国上下。

「怎么会这样呢?朱铭大师位于新北万里的美术馆是我们全家常去游览的地方,他老人家怎么舍得离我们而去?」不少欣赏朱铭大师作品的朋友们听到这一消息后都不胜唏嘘,感叹病魔弄人。

朱铭大师是在22日晚间,惊传被妻子发现在家身亡,疑似因久病厌世寻短,享寿85岁;检方相验后认定现场无外力介入,排除他杀可能,家属对死因无意见,遗体发还处理后事。朱铭过去把毕生最大的力气放在打造一座美术馆,跟时间、天候、法规、资金、人事等等和创作本身不必相关的琐事周旋,整座美术馆的设计、建造最终共耗费12年,朱铭美术馆成功于1999年开馆。前往美术馆参观的人们总会在入口处看到,当时达成目标的朱铭,写下一纸亲笔信,内容如下:

圆梦

成立美术馆,是为了呈现艺术发展的过程;成立基金会是要让美术馆能永垂万世。也是为了作品建设一个好归宿,钱本是社会的,回归社会叫圆满。

朱铭大师的崇高理想及追求艺术努力不懈的精神令人佩服与敬重。问题是,现年85岁的朱铭为何会选择厌世离我们而去呢?这就要谈到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老年人因久病而出现的忧郁情形」了。

北荣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一般可从家里年龄在70岁以上(也有超前老化的约在65岁左右)的老人家的语言、行为、睡眠和胃口四大方向去观察他(她)们是否有忧郁的倾向,如果严重就建议带老人家就医、介入治疗。

根据董氏基金会2016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国人71至80岁老年人,有明显忧郁情绪需专业协助占12.4%,包括活越久对生活健康没信心、环境不佳等,越显忧郁。也就是依目前的状况,台湾的70岁以上老人家,十个人当中就至少有1个已有「忧郁情绪」。而这些潜在的忧郁老人随时都有可能因「想不开」而寻短的状况出现,像朱铭大师就是如此。

蔡佳芬表示,一般老年人忧郁症状可能比较没那么外显,但家人可从老人家的四大方向去观察了解:

一、语言:如果常常说出「再活也没有多久了」等负面、消极的话语,或是甚至出现寻死的想法,就必须注意。

二、行为:有些老年人不愿意说出自的想法,则可从行为观察。当想法低落,行为也会跟着低落,因此可以观察,若过去常常出门变得不爱出门,或在家时常常将窗帘拉上,不愿接触外面世界;变得不爱社交,行为退缩,也可能是忧郁的前兆。

三、睡眠:出现失眠或是整天在睡等两种极端情形,有可能出现忧郁症状。

四、胃口:老人家食欲下降且愈来愈瘦,应该特别留意。

蔡佳芬说,语言和行为表示是忧郁症状的核心情绪,但不易察觉,睡眠和胃口是生理两大观察面向,也值得留意。老人家出现忧郁症状,可以先移除身边的危险物品,避免一转眼不在身边时就发生憾事。另外,也要带老人家就医,寻求专业协助。

「很多老人家是从其他科转介来的」,蔡佳芬说,如果老人家不愿意就医,可以趁老人家慢性病回诊时,先向主治的内、外科医师说明,由医师先开立轻微的抗忧郁药剂,再试图规劝就医。

蔡佳芬提醒,轻生防治守门的「一问二应三转介」是非常重要且有用的步骤。一开始可以有技巧的询问发现警讯,一但发现警讯就算非专业人员,只要能够陪伴、倾听,就是非常好的回应。发现问题超过可处理的程度范围,找到适当资源转介,就能降低轻生的可能性。

家里有上了年纪老人家的家庭得注意了,千万不要忽视「老人忧郁症」的情形;尤其是老人家属体弱多病者的状况者,家人更应随时关心提防才是防范之道。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自杀防治24小时服务专线:1925(依旧爱我)、生命线:1995、张老师专线:1980。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服用精神科药物,请勿自行停药!卫福部24小时安心专线:0800-78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