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同安北極殿神龍隊 南州迎王展現村庄凝聚力

屏东同安北极殿神龙队,每逢三年一科南州迎王平安祭典,由同安村大大小小村民动员组成。这支全由在地人组成的队伍,即便面临人口外流与少子化,仍持续传承逾90年。

同安北极殿位于屏东南州乡同安村,据庙方说法,1931年村民为参加东港迎王平安祭典而组成神龙队,1甲子前南州开始举行迎王祭典以后,神龙队便成为南州乡最具代表性的阵头之一。不过随着人口外流与少子化,要组成1支队伍变得越加困难,2018年神龙队便曾出不了阵。

现年31岁的神龙队长吴宇修即因那年断层接下传承重担。吴宇修日前接受中央社记者电访表示,他的父亲也是神龙队成员,有记忆以来看到神龙队演出,就觉得很感动、很想参与。国中时就央求长辈让他加入,不过到高中体力负荷得起才取得认可,「这只神龙代表我们的文化,不能让它消失」。

吴宇修6年前接下队长后去台南工作,此科迎王前2个月起,他休假日两地奔波。他说,最难任务是召集1支队伍。同安国小有舞龙文化课程,许多同安村子弟对舞龙并不陌生,但参与过的队员上大学去外地后就难以配合,最后是靠在地国、高中生,再拉一些邻近村落感兴趣的同学组成。此科队员近30人,约半数为国、高中学子,10名社会人士,以及1名大学生。

传承任务不易,不过获得长辈赞许,以及看到小学弟认真身影,都是吴宇修坚持的动力。他说,1名王姓高中生在上科迎王加入,原本看这学生的身材瘦小不确定能否胜任,后来发现王姓高中生非常认真,对动作扎实到位要求更甚他人。看到那样投入参与的孩子,好像看到曾经的自己,身为队长很感动,也希望同安村精神与文化能一直延续下去。

舞龙是一个队伍的事,若说吴宇修是那个拿起龙珠跑在前头的人,一样全心投入的居民们就如同龙身,共同撑起一地的文化标志。神龙队除舞龙编制龙身11支,加龙头、龙尾、龙珠共需14人外,也需要轮替者、撑凉伞、掌旗、指挥交通等角色。

同安村居民许采雯表示,先生曾是同安国小家长会长与同安北极殿总干事,她常年关怀乡内基础教育,因此对地方文化传承相当关心,总是想方设法鼓励孩子参与地方文化盛事,也曾随队摄影,留下村庄重要的共同记忆。她的先生、儿子迎王期间都放下手边工作,协助神龙队遶境事务。

许采雯说,像他们这样的家庭不是唯一,队员中也有一家三代好几口人投入,祖辈、媳妇、女儿敲锣、掌旗,儿子、女婿与孙辈舞龙身、龙尾。神龙队凝聚村庄力量,村民自动自发参与,而非出钱请阵头,「这才是迎王真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