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东旭海添新景!结合在地素材创作3漂流木艺术品

《缘旭》以漂流木及废渔网编织而成,晚上可以躺在上面看星星。(牡丹乡公所提供/罗琦文屏东传真)

《旭的传说》有九颗太阳,叙述着旭海的传说。(牡丹乡公所提供/罗琦文屏东传真)

《手护》以漂流木和海洋废弃物提醒人们海废议题,利用错位摄影,可以拍出巨人双手握着一根钓竿,钓上来的不是渔获而是一串海洋废弃物。(牡丹乡公所提供/罗琦文屏东传真)

琅峤卑南古道牡丹湾段新增3件艺术创作,屏东科技大学、高雄大学与牡丹乡公所合办「牡丹.森里海环境艺术设计营」,以旭海在地故事为本、部落议题为架构、在地素材为原料,创作《缘旭》、《旭的传说》及《手护》3件作品,利用海洋废弃物及在地素材,展现旭海文化特色与海废议题,表达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并为落山风风景特定区增添新的吸睛点。

正修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学生吕翊名表示,《缘旭》发想来自旭海部落旧称牡丹湾,是琅峤卑南古道之一段,许多族群迁移台湾东岸必经之地,阿美族、排湾族、卑南族、平埔族与汉人等在此交汇停留,成为多元族群的聚落。作品由废弃渔网编织而成,结合刻画不同族群图腾的漂流木,展现族群融合、和平共处的精神,夜晚更可躺在作品上,欣赏无光害的满天星斗与银河,感受自然的力量。

高雄大学工艺与创意设计系学生江承宇说,《旭的传说》设计发想,是来自美好的旭海风景,旭海的「旭」是由九颗「日」组成,象征部落的热情。有些排湾族人相信人类是来自太阳所生之卵孵化而成,太阳也是部落领袖之象征。作品用漂流木与钢筋结合制作9个太阳立柱,并使用当地的鹅卵石排列成太阳光芒,展现旭海的热情与能量。

高雄大学工艺与创意设计系学生杨芷媗则表示,《手护》的设计理念是模拟一个巨人双手握着一根钓竿,钓竿钓上来的不是渔获而是一串海洋废弃物,提醒人们海废议题,以及引发民众思考净滩、海废回收与环境永续发展的重要性。

有一组数位设计组的学生,在高雄大学工艺与创意设计系副教授王政弘指导下,结合AR功能开发出APP软体,透过手机与环景纸眼镜工具,即可看见历届的作品展现在牡丹乡各地,相当别出心裁。

旭海观音鼻自然保留区解说员潘郑文钟表示,本次营队作品,设置在旭海观音鼻自然保留区的入口,可以让更多的国人看见海废议题,唤起国人对生活减废与海洋永续的关注。

牡丹乡公所农业观光课长柯富霖说,透过7届的「牡丹.森里海环境艺术设计营」,累积牡丹乡艺术能量,培养超过15位以上部落素人艺术家,更让参与的同学与老师成为牡丹乡最佳行销员。

「牡丹.森里海环境艺术设计营」自2016年起在牡丹乡举行,至今为第7届,今年高雄大学工艺与创意设计系、正修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师生与部落近30人,8月26日至31日费时6天5夜,创作3件作品,加上今年度配合落山风风景特定区旭海资讯站启用,增添牡丹乡旭海部落生态旅游魅力,也让走访旭海观音鼻自然保留区的旅人感受到旭海部落的文化及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