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量子科技种庄稼?谨防伪科学毁了百姓“饭碗”

日前,央视财经曝光了多家公司打着“量子科技”旗号坑害农业生产的骗局。在河南平顶山等地,商家宣称拥有量子技术给农作物种子赋能的高科技产品,用了他们的机器,农田里就能实现增产增收。对于这种明显违背常识的诈骗行为,涉事当地政府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有关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

近年来,随着量子技术在科学层面取得重大进展,量子纠缠、量子能量波等新鲜名词逐渐从物理学界传播至社会层面,由此也给一些投机分子提供了忽悠群众、“挂羊头卖狗肉”的机会,他们打着量子科技的旗号蹭概念、讲故事,进行诈骗活动。

新华社2021年3月曾报道,通过将量子力学原理与化妆品、农业、食品、服装、汽车等传统产业“嫁接”,全国各地已冒出2000多家各类“量子企业”,而在电商网站上搜索,各类“量子商品”也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其实,按照业内专家解释,真正的量子信息技术目前应用领域主要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其他领域还没有实用化。而且,量子科技的研发需要雄厚的技术实力和高昂的成本投入,现在距离在老百姓身边实现“量子化”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深入人心,而普通大众受限于自身知识面局限性,容易对专业领域的先进科技产生盲目崇拜。骗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以云山雾罩的宣传手法,让传统骗术披上了高科技的外衣,以至于伪科学横行于城乡内外,官方虽然多次严厉整治打击,社会面类似骗局依然花样百出。

令人气愤的是,这次“量子科技”骗局盯上的竟然是粮食生产。众所周知,粮食安全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是一条绝对红线,为了“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是各地政府每年的头等大事。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可以说,粮食生产仍是一片蓝海,任何能够提高粮食产量的技术和产品都会受到欢迎。但是,这种广阔市场空间,绝对不能为骗子留下获利的机会,不能为骗子提供生存的温床。如果任由各路骗子瞄准并蚕食这一民生领域,显然会打击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最终危及国家的基本粮食安全。

可以看到,近些年各地农业生产领域频繁发生违法犯罪案件,无论是假种子、问题化肥,还是劣质农资器具,各种招摇撞骗活动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这一方面是骗子们的骗术越来越高明,另一方面也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等群体普遍防骗意识不足有关。如何解决此困境,值得社会各界深思。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农业生产活动进入旺盛时期。为防止新型骗局继续为害乡邻,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提高农户的科学素养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强监管,要用法治手段让坑害农业生产者付出沉重代价。高科技可以兴农助农,但是绝不能坑农害农,针对利用新技术骗取农户信任实施诈骗的行为,必须全方位重点打击。

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服务乡村振兴,不能仅停留在宣传口号上,各地政府监管部门要坚决扛起责任,提高服务农民的意识,提升保障农业生产的能力。唯有“走进田间地头,才能走进百姓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