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丨暖“新”春风拂面来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约有 3 亿人进入城市,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从事新业态,为城市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类人群同时面临着诸多职业风险和社会风险。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牢记“国之大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金融保险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新市民、护航新业态的实际行动。中国人寿寿险总公司联动广东省分公司、青岛市分公司,扎实开展专项调查研究,挖掘新市民、新业态人群(以下简称“两新”群体)保险保障需求,并在属地创新保障供给,拓宽服务半径,为“两新”群体提供更多保险服务,提升风险保障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稳定器”的责任使命。
从“新”出发,找准群体需求偏好
“两新”群体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具有人口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弱、金融保险保障缺口大等特点。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选取“两新”群体,侧重群体画像和风险图谱开展研究。从3200余名“两新”群体样本中发现,约有12%的人没有任何保险保障,60%的人未购买商业保险,47%的人目前有购买保险的意愿,“两新”群体潜在的金融保险服务需求空间广阔。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人群聚类分析,综合年龄、职业、迁入新城市时间等多项信息,智能判定形成了六类细分人群画像,包括:大中城市务工的县乡中年(23.6%)、进城创业的中年个体户(19.2%)、都市打拼的城乡青年(18.3%)、互联网灵活就业的本地中年(22.1%)、灵活就业的随迁中老年(9.2%)、刚毕业的白领新市民(7.6%)。通过风险识别模型建立了每类客群的风险图谱,如大中城市务工的县乡中年对财富、意外和疾病类风险更为担忧,且81.4%的人保险起购金额在1万元以下。
为“新”助力,丰富产品服务供给
通过细致的“两新”群体画像和“两新”群体风险图谱研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构建了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为“两新”群体提供多层次、广覆盖的保险服务。
产品供给创新方面,根据“两新”细分客群在风险保障缺口、产品险种偏好、保费支出意愿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精准开发普惠型保险产品。聚焦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典型新业态从业人员,开发了“新业态”系列产品,覆盖普通意外、骑行意外、机动车意外、骨折和猝死等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保障;聚焦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开发了“建筑工程”系列产品,覆盖施工现场、施工指定生活区的各类意外身故、意外伤残保障;聚焦农村和城镇外出务工人员,开发了“务工人员”系列产品,提供覆盖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住院津贴、猝死等保险保障。同时,持续丰富“两新”人群产品体系,拟上线“新业态”系列2款新产品,逐步拓展“两新”人群商业保险保障范围。
客群触达和经营方面,围绕“两新”群体的保险意识、职业特征、触媒习惯和生活状态等特征,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差异化设计投保旅程,丰富客养活动,帮助“两新”群体更快捷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精准享受普惠金融的发展成果。2023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两新”人群保费收入突破9.3亿元。
暖“新”服务,提供专属风险保障
在提供全面保险保障的基础上,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针对“两新”群体,推出安心、暖心的专属服务。
中国人寿寿险广东省分公司聚焦家政人员、网约车司机等人群的保险保障需求,推出“丰富保险触达点、打造品牌吸引力、升级购险转化线、提升客户留存率”四大类客户经营服务策略,通过构建专属保障体系、深化平台合作机制、联动政府支持以及强化线下服务触达等举措,推出广州家政服务“商业+公益”综合保险项目。项目推出以来,中国人寿寿险广州市分公司共保障家政人员10669人,新增投保人数同比增长18.42%,保费同比增长106.69%。
中国人寿寿险青岛市分公司针对家政从业人员开展专项研究,深入分析“两新”群体投保商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结合商业保险的实际投保情况,增强现有保险产品组合的灵活性与适用性。从提高“两新”群体投保意愿入手,助推公司产品设计和渠道销售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