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沙漠蝗来势汹汹,一天吃70只蝗虫的鸡斗得过吗?

(原标题:千亿沙漠蝗来势汹汹,一天吃70只蝗虫的鸡斗得过吗?)

澎湃新闻记者 陈凌瑶

千亿只沙漠蝗已飞越红海,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肆虐。沙漠蝗来势汹汹之际,央视几年前的一部纪录片《牧鸡治蝗》意外火了。片中提到,2001年河北草原发生了蝗灾,眼看牧草一天天被侵蚀,草原上的牧民开始养鸡来抵御蝗虫。

纪录片《牧鸡治蝗》视频截图

这种方式是利用鸡与蝗虫间存在的食物链关系原理,让鸡群在草场上捕食蝗虫来降低虫口密度,控制蝗虫种群数量。牧民们先是将两个月大的雏鸡放到草地上驯养,以适应野外环境,15天后用特定哨声训练它们听从指挥,再过15天就能带着去捉蝗虫了。一只优秀的“战斗鸡”一天能吃掉70多只蝗虫,5天内可以完成1000亩活动任务。

鸡鸭们会是抵御此次沙漠蝗的秘密武器吗?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用这种方法既能让农民们增加收入,同时也能对蝗虫起到一定控制作用。

据他介绍,在新疆西部还有一种名为粉红椋鸟的候鸟也是蝗虫克星。“蝗虫来了,它们也来了,而且会先派一支侦察兵过来,看哪个地方蝗虫比较多,能够完成繁殖,调查完了再去把大部队领过来。”

张泽华认为,生物防治是一种思路,但针对当前肆虐的沙漠蝗暴发,可选的手段就比较少了。沙漠蝗有核心区、滋生地等密度比较高的地方,也有扩散区种群密度中等的区域,还有偶发区密度比较小的地方,针对分布特点,应该采取科学分区治理,根据密度合理分级治理,不同措施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级别都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他提到,特别是在非洲草原,生态系统脆弱,食物网复杂,食物链上下游关系相互依赖,被动防治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核心区快速消灭,其他区域可以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的方法等不同的措施实现绿色可持续治理。“在蝗灾没特么严重的地方,牧鸡治蝗能实现可持续控制,但在大面积上用它就来不及。”

沙漠蝗是全世界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飞行能力强、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这种蝗虫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为3个月左右。一只雌性蝗虫可以产大约300颗卵,1平方公里规模的蝗群一天的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进食量。

据悉,沙漠蝗群去年1月从阿拉伯半岛的苏丹和厄立特里亚飞越红海,2月到达也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 3月到达巴基斯坦西南部,6月到达中北部。去年12月,新的蝗群又在东非出现,并进一步蔓延。目前,已有10余个国家受到沙漠蝗侵扰,农田损失巨大。

2月10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全球发布预警称,非洲之角地区沙漠蝗虫的繁殖仍在继续,对该区域的粮食安全和居民生计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希望各国高度戒备,共同采取行动,筹措资金帮助受灾国家抵御蝗虫入侵,避免发生严重蝗灾和人道主义危机。

对于此次大规模蝗灾的爆发,张泽华解释道,沙漠蝗前几年在非洲之角地区就有出现,具备一定基数,今年降水又比较合适,所以形成了大片聚集的种群。群聚型蝗虫的特点是行动起来比较一致,迁到哪就把哪一扫而光,危害非常严重。

“蝗虫的防治手段现在有很多,比如用飞机喷洒农药等,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蝗灾发生面积太大。”张泽华说,因为降雨等原因沙漠蝗一时间集中出现,对于大范围受灾的地区,防控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沙漠蝗对我国的威胁不大,但仍需做好监测和防范工作。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日前表示,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沙漠蝗的迁飞习性,沙漠蝗危害我国的几率很小。

“沙漠蝗想翻越青藏高原到达内陆地区是几乎不可能的,因而目前没有风险,但也要看印度6、7月份时的防治情况。”张泽华认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形成的种群会向印度西南扩散,最远可达缅甸南部。届时如果种群率依然非常高,下一代成虫可能会在西风急流与印度洋西南季风共同作用下,迁入我国西南地区。

张泽华提到,历史记载中沙漠蝗在西藏和云南有分布,但至少近三十年来是未曾出现过的,那么它对于我国而言可以说算是一种新的害虫,其发生规律、监测方法、防控措施和迁飞扩散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我们必须要密切关注,在预判会迁入的一些区域做好实时监测和防控储备,药剂、设备、技术还有人员的培训,都要准备好。”

在他看来,加强国际合作也很重要。“我们既要和国际组织合作,也要和周边国家合作。首先是共享蝗虫的信息,其次也能通过各种渠道把我们国家的成熟技术共享给其他地区。援助周边国家,其实也是让灾害止步于境外。”

针对此次沙漠蝗灾情,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专家建议:一是加强统一领导,协调不同省区,统防统治。二是实时动态监测,在可能迁入的区域布置监测队伍、设备,实现实时监测。三是做好物质储备,储备药剂和施药设备。四是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分享灾情情报,协同防控。五是加强科学研究,研究进入我国的可能迁飞路线、落点区域、发生规律和防控方法。

那么假如沙漠蝗真在我国出现,当如何应对?张泽华介绍,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并称为我国三大自然灾害。但与蝗虫斗争多年后,我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蝗虫防控应对机制,包括有效监测手段、生物防治措施、生态控制措施等。他提到,在草原上应该尽量使用生物农药来防治,农田上也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或生物农药。

“蝗虫来了,你要想防它,只能是应急防治,可选手段比较少。但蝗虫防治不能总去应急,我们应该努力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他提到,我国防治蝗虫措施中最成功的就是滋生地改造,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持续防控,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平衡,也可以使用不育诱导和滞育调控等生理生化技术手段,生物防治可选择的药剂较多,比如绿僵菌、白僵菌等真菌生物防蝗新药等。

“总之要多管齐下,用一些综合技术手段控制蝗虫种群,变被动为主动可持续防控,实现生态系统平衡,最终目的是实现有虫无害的自然控制。”张泽华强调。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表示,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治技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防蝗药械储备充足,国内大面积暴发蝗灾风险很低。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同时安排云南、西藏等省区加强边境的蝗虫监测,严防迁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