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规范未尽周延 监委自动调查

食药署2016年公告规范各类巧克力,却独漏以棕榈油为主原料市占率达九成以上之「棕色巧克力」原料及含量标示,恐造成食安漏洞影响国人健康,监察委员田秋堇、蔡崇义因此申请自动调查,确保国人食品安全。

2016年5月初欧洲食品安全局公告发现各类经高温处理的植物加工食品(尤以棕榈油为甚),经动物实验发现可能含有具致癌性物质缩水甘油脂肪酸酯(glycidyl fatty acid esters)。棕榈油用于数百家食品品牌中,包含许多知名巧克力。卫福部食药署于2016年6月24日公告「巧克力之品名及标示规定」,但似乎未对以棕榈油为主原料、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的「棕色巧克力」进行管理,恐影响国人食品安全。

田秋堇、蔡崇义表示,利用高温处理的棕榈油加工制造出来的巧克力主要为「棕色」,为我国巧克力市场占有率最高者,若以低温优化精炼油脂技术则可减少毒物含量。但食药署现行规定仅规范市场占有率不高的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之总可可固形物(%)(含可可脂(%)及非脂可可固形物(%)),并未对以棕榈油为主原料所产制之「棕色巧克力」进行管理;亦即目前棕色巧克力管理范畴仅止于一般食品安全卫生管理(GHP、食品标示、食品添加物),其余均无管理,显然管理规范有未尽周延之处。

田秋堇、蔡崇义也表示,2018年2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2018/290法规,修订欧盟委员会实施条例(EC)No 1881/2006关于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在植物油脂、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特殊医用后续配方食品中的限量要求,但也未见食药署积极修订相关规定因应。同时,对于食药署于「巧克力之品名及标示规定」独漏「棕色巧克力」类型内容物含量,及未妥为规定缩水甘油脂肪酸酯于食品中的限量等疑义、相关人员处理本案有无怠惰失职情事,均有调查厘清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