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丁名慶/回到地方,創造心靈的容身之處

这几年还有个值得注意的出版现象,就是「地方刊物」的兴起。这也算是专注于小众市场的好例子。换个对我个人较有启发的说法:用编辑的概念,或将编辑视为一种思考、整理知识的技术,联系地方自身的资源网络,重塑人们对于地方的认同,一起学习、成长。

有个颇有趣的情况,这些地方刊物或非典型出版品的编辑、主持者或团队,很多一开始对于出版与编辑实务都是缺乏经验的,必须从头学习。不过,他们很可能在其他专业有丰富经验,或出身于地方,或须继承家业,而对地方有丰富记忆与情感,也较熟悉(或曾困扰于)地方的特性与限制,因而在以出版(含网页)开发读者时,虽然传播范围有限,或无法以获利作为目标,却有一般出版者未必轻易企及的关键优势:一是对于对象/受众/材料的熟悉;二是与实体资源结合的管道和信任感;三是更有机会建立愿意共同努力的默契团队,且对于专长、兴趣的接纳更加开放。这些都让编者更易取得梦寐以求的各方回馈,直接感受编辑工作的价值。

这些地方编辑者,较常做的事,编辑刊物或出版品仅是其中一部分;投入较多时间精力的,或许更在企画各种活动或互动模式,赋予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或风俗传统新的视角与意义。出版品因而是创造性过程或成果的纪录,或者某一系列活动的计划或蓝图。不妨这么说,这类出版品所编辑的,无非是「地方」本身或是「人」──人们怎么在地方维持、打造自己生活与心灵的容身之处?

这让人联想到,近年许多出版者,在本业外,也逐渐增加其他尝试,尤其是各种活动──实体或线上讲座、展览、演出、影片、市集、参访、走读、营队、工作坊……其设计方向,或者说吸引参与者的条件,在结合主题的前提下,一般包括几个面向:一是让参与者感觉熟悉、安心,二是切身相关,三是提供新奇体验或拓宽视野,四是深化认识,或多元、不同的观点。

这些活动,多半搭配某个当下议题或新出版品,属于销售或宣传策略一环,比起前述的地方编辑者,相对无法较长期或持续聚焦于特定对象、题材,确实地累积关注度或参与习惯;同时,在构想成形过程,企画与编辑被动接招,凭空搜索枯肠,继之无尽的会议,常是普遍印象。而在地方,除了在实际的空间与人当中启动感知,似乎更多孕生自一场场偶发漫谈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