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丁名慶/「想做就做」的自由,才是編輯課的願景
类似「编辑实务」这样的课程,不论线上或线下,早在前几年还是相当稀有的。近年台湾许多大学的人文科系大幅提升知识的应用意识,希望让学生能对来日就业选项之一的出版环境建立初步认识,于是我们这些资深社畜也就有机缘重回校园里分享一些经验(或,黑历史)。尽管……眼前太年轻的学生们其中颇有些都没读过我编的书或刊物呢。忐忑答应的同时,不免夹带了一些额外期待,像是:近距离探查新一代读者的关注、发掘未来编辑人才。也希望思考,编辑经验能怎样体系化?虽然说,也有大约5%的劝退意图……
老实说,一开始是真不知该从何谈起(且深有体会,「教学」真是另一门专业!)。当然多年来早已刻进骨子里的「隐身」、「低调」职业伦理肯定有关键影响,还有不少不好说和不该说的,更多则跟人的因素有关(说不定及早去学占星、紫微、人类图,甚至心理咨商,或许更有派上用场的时机?),只能见招拆招,再多超前备忘此际都嫌抽象。
因此,差不多才开学第二周我就惶恐地意识到,原先设想的分享方向(包含流程介绍、架构规画、读者与目标设定、资料整理与查核、采访邀稿眉角与提醒、企画与邀稿、图文配置、设计印制行销等各环节沟通、通路与市场运作模式等等)若在课堂上单方面描述,终究是事倍功半的。知识是什么,读者、创作与作品是什么,计划与意外是什么,不如由学生亲自从头到尾执行,实际思考、做功课、决断或烦恼,吸收效果还更好,至少能精准些判断,现阶段的自己能做到什么,欠缺什么,或早早知难而退,另觅天地。
缘此认识,发展出的学期作业,主要是两种。一种(期中)是以至少一年为期,为自己与读者设计一份虚拟的(大约六到十本)待出版书单,或新创月刊/双月刊的专辑,皆包含主题与架构,动机与目标,以及推出顺序──只是,倒不必从零开始,在不公开发表的前提,可参考已出版作品的内容或目次来练习。一种(期末)则是制作一本不限体裁、材质、主题与规模乃至发行模式的小志(Zine),实际体会出版品最基础的完成流程;理想情况,是期末还可以办个欣赏会或小展览。
这两种功课的目的,其实殊途同归,希望让学生累积经验值或问题意识,更重要的是觉察自己在意、关注什么。至于日后这个关注会不会仍是出版品,或以其他媒介与形式呈现,则有非常开放的可能性。
迟钝如我,大概到学期过了一半多,才愈发清楚,我最想看到的课程走向,不必是让学生更对出版或编辑有兴趣,或对产业、市场现况略有心理准备;而毋宁是一种不把编辑技艺或观念视作只为某种劳资体制服务的工具,而是一种传达、思索自己关注对象与方向的选择;特别是还未入社会,当然什么都能编,怎么编都行!尤其我更喜欢且羡慕那种不是交作业心态,自己能把关,「想怎么做,马上就能做」的青春胆气与自信行动力。至于(若打算把「作品」发展为「商品」)交换价值怎么设定,需要养成哪些「能持续成长」的技能或知识配备,终须面对没错,但也许不必太着急。而如果在这个落实「想做,做了再说」的过程,能遇到好玩伴或聊伴,那才是更幸运的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