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考古發現蛇形陶把 推估距今4000年前

国立清华大学「清大考古」在脸书分享指出,团队去年于桃园市观音白沙屯遗址发现距今约4000年前的「蛇形陶把」,形象昂首张口、头颈皮褶膨张,是眼镜蛇的重要特征。图/取自脸书「清大考古」

国立清华大学「清大考古」在脸书分享指出,团队去年于桃园市观音白沙屯遗址发现距今约4000年前的「蛇形陶把」,形象昂首张口、头颈皮褶膨张,是眼镜蛇的重要特征。

清大考古今天在脸书(Facebook)发文表示,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一书中论及「天地之间,或祖灵及其余神祇与生者之间的沟通,要仰仗巫觋;而祭器和动物牺牲则是天地沟通仪式中必须配备之物。」

清大考古指出,去年在桃园市观音白沙屯遗址发现的眼镜蛇形的陶把残件,推估距今约4000年前,形象昂首张口、头颈皮褶膨张,是眼镜蛇的重要特征。

清大考古表示,蛇是宗教、神话与文学中常见深具象征性的动物,被视为天人沟通桥梁的动物伙伴,古代社会透过观察蛇的蜕皮来象征生与死的转化,或繁衍创生,或过渡转换的象征。

团队表示,蛇形陶把或许可视为古代部族社会巫觋进行仪式的祭器,反映出古代社会透过动物形象融合于祭器上,呈现出他们的信仰与认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