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與社區共創看頭前音樂祭 喚起舊港島生態永續認同
清大环境与文化资源学系、竹堑社区大学和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举办「看头前」音乐祭。图/清大提供
清大环境与文化资源学系、竹堑社区大学和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举办「看头前」音乐祭,讨论旧港岛的地方创生和永续发展治理的困境与策略,这次特别体验即将流失的「叠鳗墩」活动,从中反思先人用当地材料来捕捉鳗苗的循环经济,盼从中唤起对旧港岛人文历史、生态环境与防洪保育的重视认同。
清大环境与文化资源学系主任郑国泰则认为,旧港岛实存足够的在地永续发展能量,是可以透过社会资源的移转和建构,形成具有人文文化底蕴的永续发展经济。
可透过社会创新方法,善用非属资本主义传统元素的在地资源,依循永续发展的逻辑,在解决在地问题的过程中找寻合适的发展机会。也能适宜地激发由在地居民投入,吸引有意投入社区韧性发展的参与伙伴利用当地未被正视和开发的潜能,使旧港岛的活力与幸福能在永续发展教育的营造过程中加以实践。
这次借由「地创团队、社区大学、大学社会责任中心」对话,来为旧港环境发声为土地请命,并思考在地社区永续发展经济如何再造,且能达成共好的良性发展。
活动另一特色即在屏科大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师生,远从屏东至新竹进行大学社会责任的互访学习,并且亲身体验即将流失的「叠鳗墩」活动,从中反思先人用当地材料来捕捉鳗苗的循环经济。
屏科大教授郑春发表示,多样的自然地景样貌非但孕育了丰富的生态资源,也可以促成推展「绿色生态旅游」,借由友善环境与保育旅游方式,减低活动过程对碳资源的耗损,建立伙伴关系及结合地方创意,来促进地方文化与永续观光。
这次特别体验即将流失的「叠鳗墩」活动,从中反思先人用当地材料来捕捉鳗苗的循环经济。图/清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