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多措并举 推进企业发展向优向“绿”
赵波青岛报道通讯员李青健
探索企业绿色转型路径
2023年底,青岛高新区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和首批“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抓住企业这一节能降碳的“主要战场”,青岛高新区利用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协同这一新模式,引导企业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通过全过程监管等方式,青岛高新区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加强对企业排放的烷类、芳烃类、醛类等挥发性有机物的管控,引导企业通过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改进生产工艺,实现绿色转型。
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由于车辆涂装使用的油性漆量大,是青岛高新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比较靠前的企业。为此,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积极引导企业建设了喷粉线替代原有喷漆线,通过源头替代的方式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并协助企业申领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100万元,助力企业实施了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改造项目。据悉,该项目将原有的建筑车、特种车涂装车间涂装生产线油性漆涂装工艺升级改造为喷粉涂装工艺,实现挥发性有机物年减排20.89吨。
实现绿色转型的企业不只一家。索尔维精细化工添加剂(青岛)有限公司排放的工业废水量占全区排放总量近60%左右。在青岛高新区管委、生态环境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配备了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废水回收利用,每日可减少废水排放近1000吨,废水排放量降低了20%以上。
“我们将基于企业自身情况,持续探索、挖掘更多的污染治理减排项目,有力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家平说。
以新模式推进清洁生产
2023年7月,“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医疗产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名单,这是全国首个开展非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差别化+集中连片”相结合的新清洁生产审核模式,形成生物医药医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等创新性成果,为同行业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先进经验。
立足园区产业特点和发展实际,青岛高新区抛开了传统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固有思路和方法,以生物医药医疗产业为突破口,全面探索非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模式。
青岛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研发、饲料添加剂生产、环保用生物制剂的技术开发等业务,是园区生物医药医疗产业中的重点企业之一。青岛高新区管委、生态环境部门的积极行动,引导帮助该企业在7个方面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节能新装备应用、设备更新改造、余热利用、废弃物再利用等方面共计投资约703万元,预计年产生经济效益374.1万元。方案实施后,预计可年节电175.5万千瓦时,年节水12000吨,年节约天然气43万立方米,年节约蒸汽1344吨。
目前,青岛高新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已全面进入机会识别与方案实施阶段,已识别出可行改进方案108个;全部方案实施预计共投入8678万元,实施后预计年可节电共2430万千瓦时,年节约天然气共178万标立方米,年节约蒸汽共4566吨,年节水共4.27万吨,年减排有机废气VOCs共1.03吨,年减排危废共2吨,预计年产生经济效益3253万元,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打造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
多管齐下助力绿色发展,青岛高新区已打造出一批减污降碳标杆项目及样板企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与此同时,立足区域长效发展,青岛高新区高度重视绿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成山东省首家全地下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出水水质提标至地表水IV类标准,充分保障了全区工业生产、生活用水等再生水供应,并全面推进生态补水尾水回用工程,实现水资源“生态偶联,梯级利用”;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实现能源供给绿色低碳化,采用天然气+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工业余热+太阳能的“五能”供热采暖方式,让可再生能源利用普及生产和生活各领域。
“我们正积极推动青岛高新区从能源供应、资源利用、原辅料绿色替代、工艺装备革新、产品升级、管理创新等角度,深挖清洁生产提升空间,形成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为非重点行业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进行系统指导,力争将这一试点工作与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有效衔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综合与科技处处长张现宝表示。
接下来,青岛高新区将坚定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为突出导向,以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加快打造创新产业集聚、创新要素活跃、创新人才密集、创新生态优化的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