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幼小衔接要将观念转化为实践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对此,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各具特点,幼儿园教师努力“送一程,再送一程”向小学衔接,小学老师也在努力向前“接一站,再接一站”,两者之间如何顺利对接是幼小衔接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聚焦,是一个从“更新教育观念”到“观念如何向实践转化”的探索过程。目前,实践工作者常常为转化过程中的重重矛盾所困扰: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衔接观念上认识不一致;有效衔接观念的先进性与家长教育观念的滞后性;尊重儿童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冲突与矛盾,等等。许多教师在困扰中被一种惰性——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行为所牵拉着,无法进一步推动改革。那么从观念到实践的转化机制到底是什么?
《指导意见》的出台便是力图进一步指导“实践转化”。我们认为,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关键是对理念本身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蕴涵某一理念的实践所运用的策略和智慧。《指导意见》同时追求理念与实践的统一,把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都具体转化为促进儿童发展的行动指南。可以说,解读《指导意见》是提升“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的过程;落实《指导意见》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实践操作过程。这都要求我们从儿童的发展规律中了解“学”,在引导儿童的发展中把握“教”,从而探索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引导社会和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儿童平缓过渡,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挥小学在双向衔接中的主体性
小学阶段是个体生命全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后,无论是人际环境还是学习方式、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孩子本身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面对陌生环境时有很强的好奇心。有的孩子习惯了父母的陪伴,依恋性较强,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却非常抵触,在升入小学后便需要给予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疏导与关注,使他们逐步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从幼儿园到小学,儿童面临心理、生理、能力等方面的衔接,这一阶段对儿童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以往,国家就幼小衔接问题出台过一些政策,各地也有一些做法。虽说,这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幼儿园的“一头热”问题,即幼儿园积极向小学靠拢,小学在对接幼儿园方面却做得很不够,做法也有些不切实际。事实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不能单靠幼儿园解决。小学教育界应当高度重视与幼儿园的衔接问题, 主动与幼儿园衔接。这也是考验小学教育界是否具有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尺度之一。
《指导意见》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揭示了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一体化的关系,明确了幼儿园和小学双向协同的实施主体,即幼儿园和小学是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双主体,其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基本原则”中提到的“坚持双向衔接、坚持系统推进”表明,作为衔接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小学和幼儿园均应根据阶段性任务和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履行相应的职责。与以往不同的是,《指导意见》中特别明确了小学的具体职责,如在《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了要从为儿童准备好环境、关注个体差异、设置入学适应期和坚持深化改革四个方面着手,为小学科学开展小学生入学适应工作指明了方向。文件中还列出了“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项发展目标,对应的还有儿童的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这些内容都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抓手。
三、探索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策略
当前,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不完善、家长对幼小衔接理解偏颇、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实施和监管不足等。那么,面对儿童的入学适应问题,应如何做好儿童入学适应教育呢?
1.改革创新,促进儿童适应小学生活
初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为了帮助儿童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低年段的教学要寓于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件和情景中,要让小学生在这样的情景和活动中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情感,提高能力。教师也应及时转变教学思路,以实现儿童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身心协调发展为目的,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以课堂知识“基础牢”作为对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例如,清华附小开发了“启程课程第一周”等实践探索,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探究性学习,最大程度消除儿童的陌生体验和不适,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同时还开展了关于在一年级包班制的教育教学方式,即两个班主任教多学科,两个班主任如同一个家庭的“爸爸”和“妈妈”,既能最大限度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又能在班级管理上向幼儿园一个班配有主班、配班两位老师的模式靠拢。这些探索无论在管理上还是教学实践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双向借力、助力作用,有效解决了各主体定位不清、策略不明的问题,为幼儿园与小学建立双向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儿童顺利过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确保儿童拥有良好的学校生活开端提供了有益参考。
教师是幼小双向衔接的关键。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是幼小双向衔接工作科学开展的保障。幼儿园与小学从管理与教师层面抽派专人,共同成立幼小双向衔接工作组,通过多角度调研,深入了解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在指导儿童做好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中的问题与困惑,集中会诊把脉,分层跟进指导。将幼、小两个主体中教师的衔接重心引领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教育回归生活”上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加强合力教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研究衔接的育人模式、课程内容、年段进阶的实践路径,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和研训计划,帮助儿童顺利渡过入学适应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例如,在清华附小开展的双向衔接教研实践中,构建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课程桥”,教师之间开展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的主题月活动互动,与各种课程联动,探索有效的双向衔接,形成园校协作、一体化联动、资源共享的内容生态。这些密切而有深度的研修模式让教师有题可研、有话可说,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让两个学段的课程生态产生密切联系,让幼小双向衔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家校联动,共促儿童健康发展
儿童的教育发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这些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儿童的教育产生作用力。研究发现,父母双方的陪伴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有责任让孩子在一个和谐积极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基于此,家长的教育理念转变也是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成功的关键之一。首先,家长应正确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上的亲子教育,了解儿童成长发展的心理规律,还可以通过学校印发的宣传手册、家长会等方式,主动了解学校育人文化,和教师探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端正教养观念。其次,家长应主动和教师进行联系,就儿童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课程衔接等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建立起反馈机制,最终达成教育共识。
4.健全评价体系,多方参与反馈
幼小衔接工作的社会参与程度较低,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在实践中经常被忽视。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积极评价和反馈,有利于促进幼儿入学准备与儿童入学适应等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就制定相应计划而言,小学、幼儿园、家庭及社会共同参与制定幼小衔接的计划。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提前编制幼小衔接的时间进度表,为衔接主体提供时间上的便利和政策扶持。小学应明确安排本校幼小衔接工作的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列出详细的步骤和实施细则,并持续跟踪整个活动的进展。教师可通过与儿童的日常交流,明确他们在哪些方面适应不良,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确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就评价标准而言,学校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评价指标,如学生日常表现评价表等,小学、幼儿园、家庭及社会都应参与评价,积极为儿童入学适应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恰当的反馈,并将其应用于下一阶段幼小衔接工作的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