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跑去外送 政府应补贴转职

经营10多年炸鸡店的李老板指出,炸鸡摊工作是体力活,要耐得住高温环境,还要忙接单、外送,「1人当2人用」。(张妍溱摄)

中部地区被称为机械产业「黄金纵谷」,是台湾第3个兆元产业,却也难逃缺工问题。网联科技负责人黄士滢说,少子化造成人力短缺,目前已开始进用外籍专业人才。台中市仁化工业区厂商协进会理事长蒋国钦指出,政府对雇主聘雇规范太严苛,建议可采补贴方式鼓励本地劳工投入职场。

在台中市太平区的堆高机工厂谢姓老板观察市场现象说,疫情前缺工问题严重,大家求才若渴,但近2、3年景气差,传统产业缺工情况稍缓解,反而是「缺单」问题比较严重,工业区内部不少传统产业针对生产线祭出「做4休3」措施,甚至2年来中部传统产业已有上百家业者歇业。

传统产业真的不缺工吗?蒋国钦不这样认为,他指出,传统产业缺的是专业人才。少子化导致毕业生减少,加上许多科技大学毕业生被科技厂延揽,人才多流向上市柜公司或大型电子厂,使中部许多中小型厂商在人才取得相对处于劣势。

至于生产线的基层人力,蒋国钦说,近几年聘雇移工担任现场作业员,但不论印尼、越南等移工素质持续改变,尤其越南移工逃跑的多,工厂申请移工聘不到几个月就跑掉,又得重新申请,持续恶性循环不是办法。专业人才断层、移工难管理等问题,要仰赖政府从政策面解决。

蒋国钦不讳言,业者还是会聘雇本地劳工,但不少年轻人适应度差,工作2、3个月就待不住,追根究柢,政府对雇主聘雇规范太严苛,劳资应朝良善机制发展,建议可采补贴方式鼓励本地劳工投入职场,借此让他们习惯作业员工作,雇主也配合提供津贴,避免年轻人都去当外送员。

在科技产业部分,黄士滢指出,科技服务软体业在中南部人才较缺乏,各级学校虽持续培育人才,但少子化导致供给、需求无法平衡,政府推行进用东南亚、印度人才的方式值得鼓励,目前公司也尝试聘雇外籍人才,但应将人力聘雇整合成类似生态系方式,持续达到供给与稳定。

黄士滢强调,除开放外籍专业人才来台就业,也可鼓励外籍学生来台就学,同时开放企业认养这些学生,让他们毕业后直接留任,如此不但高等教育机构有学生来源、企业可养成人才且解决语文问题,也让专业人才毕业后稳定就业,达到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