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喊假的?他爆拉美国家收人民币「背后目的」
大陆学者表示,目前趋势不是去美元化,而是缺美元。(示意图/shutterstock)
美国过去一年激进升息,吸引全球资金流入美国,引爆新兴市场债务危机,各国人人自危,掀起所谓的「去美元化」。但大陆学者表示,美国快速升息及缩表导致全球「美元荒」,许多新兴国家不得不以其他货币结算,让不少人认为美元即将丧失主导地位,但他说「这是一种片面激进但并不准确的看法。」
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赵建撰文指出,观察一直强势的美元指数,以及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外汇储备的占比近两年的攀升就能发现,目前其实是「缺美元」,而非「去美元化」。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美元在2023年1月在国际贸易支付占比40.12%,高于2021年同期的38.26%。赵建表示,「如果美元真是被去化,为何美元指数和国际贸易结算中的美元占比还持续走强?」
赵建说,自联准会暴力升息以来,又一轮美元荒也开始在世界各地出现,缺美元国家与非美元国家做生意时,当然乐意不用美元结算,因为它根本没有美元,甚至还需要美元去还债。如果无法把一种货币作为储备手段,那两国的贸易比起说去美元化,「以物易物」更加贴切。
赵建举例,好比巴西出口大豆、铁矿石获得人民币,但又用人民币购买大陆的电动车、日用品等,这代表人民币仍没有进入巴西国库作为储备,离岸人民币也没有增加,这样的交易不过就是「以物易物」。
此外,由于人民币仍不能自由兑换,汇率也不能自由浮动,亦不是国际定价货币,在会计货币价值的计量上,最后还是得换算成美元。
但赵建补充,美元并非没有问题,其实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去美元化就一直在进行,在国际贸易支付的比重,从最高60%到现在约40%,国际外汇储备比重也从曾经最高约70%降至现在约60%。显而易见这是长期趋势,但目前是「缺美元」,而非「去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