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ICT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2025年将达2000万

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

数字技术已经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的深刻变革,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ICT”,)人才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目前,各行各业对ICT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崛起,对ICT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ICT人才数量相对较少,并且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在ICT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导致了,当前面临着区域性人才缺口和特定层级人才缺口两大挑战。

日前,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与华为共同调研撰写的新版《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指出,预计到2025年,全国ICT人才缺口将超过2000万。与2018年华为《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中2020年人才缺口的预测数据(1246万)相比,2025年的人才缺口将扩大近1倍,形势严峻。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新兴技术与传统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以及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众多新型工作岗位应运而生。这些岗位需要采用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设计理念,着重考虑如何将人的优势与机器、平台和生态系统运作能力相结合。这对人才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为独特和差异化的要求。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记者表示,导致全国ICT人才缺口巨大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各行各业对ICT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新兴数字化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崛起,对ICT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市场上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ICT人才数量相对较少,这导致了人才供需的失衡。ICT行业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迭代也可能导致一些人才在技能和知识方面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加剧了人才缺口的状况。

其中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数字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尤其稀缺。与此同时,伴随着ICT技术的快速发展,ICT技能的迭代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知识技能。5年内,就业群体约有44%的技能要求会发生改变,新兴技术人才缺口会快速扩大,“传统”技术人才面临迫切转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其未来应用场景的构建将越发依赖于跨学科领域专家的知识与智慧。这些专家需运用抽象思维,结合具体场景,做出科学且高效的综合性决策。为实现这一目标,硬件层面需研发出类人脑神经形态的硬件;算法层面则必须突破海量稀疏信息检索的瓶颈,并深化知识图谱的研究。在认知智能训练方面,必须攻克高频知识检索与跨领域综合知识抽取的难题;计算层面也需解决高速数据通路,如随机漫步、结构采样等图式计算问题。这些问题均突显出对跨领域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家的深入研究,涉及人脑学习机制、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推动了人类神经元与硅基电路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密。鉴于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底层核心技术上仍需取得突破,急需大量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担任数字化领导者,引领关键科研方向的创新与突破。

虽然众多传统行业的企业正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然而由于传统行业内人才在ICT技能方面的储备不足,大部分企业难以仅凭自身力量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实施。因此,更多的企业选择与ICT生态厂商及ICT专业人才展开合作,以获得从顶层架构设计到技术落地应用的全面赋能和支持。

市场目前急需那些具备顶层架构能力、实施经验以及行业理解的数字化转型咨询专家。许多企业在启动数字化转型计划后,面临无从下手的困境,急需这类专家提供端到端的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这些专家需基于对技术和商业本质的理解,设计企业架构、IT架构、数据架构、云平台解决方案等顶层框架。同时,他们还需熟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主流厂商的PaaS层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以便为客户构思最合适的实施路径。此外,顶层架构的设计需与业务战略相匹配,这对数字化转型咨询专家在行业洞察、知识积累和经验沉淀方面提出了要求。

此外,那些能够协助企业有效利用数据、释放价值的业务咨询专家也极为紧缺。企业数字化的核心目的在于实现明确的业绩增量。在创造、识别、衡量数字化转型期间及转型后的业务价值方面,传统企业的经验不足,因此需要业务咨询专家的赋能。这些专家在了解ICT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同时,还需具备业务专业技能,如业务需求分析、企业现状诊断、业界实践对标等。他们应结合行业认知,发现转型的业务价值,从而找准突破口。针对特定行业,他们需具备深刻的洞察能力,能够协助客户快速形成基于数字化精益运营需求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如搭建业务指标体系、制定数据分析策略等。同时,基于数据分析需求,他们还需与交付团队紧密合作,进一步优化数字化产品及服务。

(编辑:张靖超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