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中国59式坦克, 脑袋“圆变方”前后的战斗力变化多大!
提到中国陆军的标志,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著名的59梗,没错,圆脑袋的59作为中国装备数量最多,时间最长的坦克,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陆军的象征,也是几代军迷的共同记忆,那么,中国陆军到底有多少59,有多少59改,传说中的59终极魔改是什么样的,为何59经久不衰呢?
其实, 59本身的改进型号不算太多,而且在设计定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进行过改进,一直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参战的59坦克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火控系统落后,夜战能力弱等等,然后59就进行了第一轮改进,加装激光测距仪,在左前方增加一台80瓦的红外大灯,有针对性地提高了火控系统性能,改进后的坦克型号被定为59-1(59-I)型。
到了80年代,在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105毫米坦克炮,新一代车载电台,火炮双稳装置和灭火抑爆系统后,我国坦克工业对59展开了新一轮改进,最大的变化,是换装了79式105毫米线膛炮,相比老59的100毫米坦克炮,膛压更高,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理论上能在2000米距离外击穿苏制T-72A的首上装甲,同时换装了火炮双稳装置,动对静,静对动射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还增加了车载灭火抑爆系统等,经过这一轮改进后的59,被称为59-2(59-II)。
当然,无论是59-1还是59-2,都是小改进。其实,有关部门一直在推进,要对59实施一轮大改。1984年,新一轮改进开始了,车体和装甲没怎么变,但是在其它方面都有大动作,比如将主炮更换为带隔热护套的81A型105毫米炮,降低了受外部影响的形变,提高了射击精度,安装了带双向稳定器的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这个自动装表火控,就是不需要炮长用眼睛盯着分划板,而是可以与激光测距仪联动,自动解算射击仰角,并进行光点注入,炮长只需要用光点对准目标即可射击,提高了火控系统的反应速度,此外车长、炮长、驾驶员全部配备了微光夜视仪,提高了夜战能力,坦克车体使用了国产第一代复合装甲,提高了防御能力,还有新型坦克电台等,这一轮改进后的59被称为59-IIA型。
在部队看来,59-IIA也仅仅是起到了一定的过渡作用,于是很快又被进一步改进的59C取代了。59C最大的改进是加挂装反应装甲,提高了针对破甲弹的防御力,但59C也并不是终点,59的终极版,是在1994年定型的59D,相比之前的所有59,59D换装了长身管的83A式105毫米线膛炮,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480毫米厚的装甲,这个穿甲能力已经赶上了苏联解体时,用于外贸的3BM42穿甲弹,可以说是很高的水平了。在火控系统上,采用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和双向稳定器,装有简易热像仪,进一步提高了夜战能力,而最大的改进,是在炮塔上加装了第一代反应装甲,同时车体内增设了灭火抑爆装置,炮塔挂装反应装甲可以极大地提高坦克防御破甲弹的能力,而灭火抑爆装置可以在10毫秒内扑灭火焰,极大地提高了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但是由于动力系统没有更换,坦克的机动性有所下降,但是无论如何,这就是传说中的终极59了。
其实到了这里,59的改进就结束了,其后中国陆军再也没有装备过性能比59D更加先进的坦克。因为到了90年代后,中国陆军已经开始装备96系列主战坦克,性能要比59系列更好,而59D除了性能更加成熟,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也没有别的优势了。至此,59D的改进就彻底结束,中国陆军进入了第三代坦克时代。
不过,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北方工业还展出过一些魔改版59,装备了一些非洲国家,比如乍得陆军。相比最早的59,这款59魔改,换了新的动力包,车体尾部明显要高出一大截,全车披挂新一代重型爆炸反应装甲,尤其是炮塔前方加装的楔形爆反装甲,外形简直和96A有的一拼,坦克左侧加装了一座体积巨大的火控系统探头,应当是换用了先进的上反稳像式火控,坦克炮也从原来的105毫米线膛炮,换成了威力强大的125毫米滑膛炮,可以使用所有国产先进的穿甲弹,破甲弹,榴弹或者炮射反坦克导弹,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深达到了600毫米以上,可以打穿T-72B3或者豹2A4这种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
尽管这种59被魔改得十分唬人,长得跟96A一样,性能似乎也差不多,但还是有问题的,一方面在车体没变的前提下改进动力舱,想来功率提升不会明显,同时又塞了这么多设备进去,可想而知机动性也会差成什么样,而这门威力强大的125毫米炮,也不是一点代价也没有的,以这个车的体积,自动装弹机就别想了,只能手动装填,体积巨大的125毫米分装弹药,对装填手的力量,耐力都是考验,会极大地影响射速,而且备弹肯定也不多,老59的弹药基数是40发,魔改59能携带30来发就算是超常发挥了。所以,所谓的魔改59别看表面上光鲜亮丽,但是由于平台太老,其中付出了多少性能代价和设计上的妥协没人知道。所以,中国陆军不会装备这种坦克,也就是一些穷国陆军,囊中羞涩,实在没钱买第三代坦克,才会买这种,花小钱办大事。
从上面的事实我们可以发现,其实59真正的改进型号数量并不多,那既然如此,为何给人的印象是中国陆军全员59呢?这就要提到中国的坦克发展历史了,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役后,苏军T-62坦克的强悍能力让我们大吃一惊,军工系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坦克大会战,研发新一代坦克也随之提上了日程,这就是中国第一代自研坦克的69式,而实际上69只是把59的100毫米线膛炮改为100毫米滑膛炮,发动机从520马力升级为580马力,其它改进不多,后来在69基础上,我国又推出了79式坦克,其实也一样是59的血统,连坦克外形都和59差不多,一直到80式,中国坦克才摆脱了59典型的五对负重轮的形象,变成了6对负重轮,到了85-I坦克,炮塔变成了焊接式,从圆脑袋变成方脑袋,59坦克的外形痕迹才终于从中国陆军中彻底消失,由于59,69,79的外形确实有点傻傻分不清,所以大家才会有中国陆军全员59的印象,其实不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中国陆军中已经没有多少59了,仅存的一些59坦克部队,排除大家看错了、可能是88A和88B的部队,基本上只是起到一个保持编制的作用,可能在未来几年就会被99A坦克或者轮式突击炮取代,59坦克作为中国坦克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符号,也终将迎来落幕的时刻。而且从现在的趋势来看,这个时刻可能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