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竞争 美国之痛
(图/美联社)
全球机构经常发表各种世界排名。例如全球大学排名,美国往往独占鼇头,动辄有数十所大学高居百大名校。然而《华尔街日报》最近的一篇社论,却指出美国竞争力不堪的一面:「美国港口有多糟?最好的也只能排到世界第53!」
《华尔街日报》引述的是「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货柜码头绩效指数(简称CPPI)研究,报告显示全球400多个货柜码头,美国港口无一进入绩效前50名。排名最高的是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港,列第53位,其他如纽约、洛杉矶、西雅图等港口的排名都远远在后,与中国洋山港全球第一的领先地位形成鲜明对比。
这份排名著重比较的不是货运量,而是货运处理效率。报告指出,超过80%的商品贸易是通过海运进行,因此各地港口的弹性、效率和整体表现,对全球市场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华尔街日报》回顾历史,指出码头工人过去也曾抵制如货柜箱革命等技术革新,如今全球其他地区的港口自动化、智慧化、数位化进程已超越美国,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相反,美国却远远落后。
美国东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工会的数万码头工人,近日发动50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在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罢工引发各政治势力对垒,虽然在资方同意6年内加薪62%后,罢工仅维持3天,但除了要求薪资增长,影响更大的是工会反对任何类型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设备,旨在永久保护就业岗位。就在关于这项诉求的谈判还在进行中,《华尔街日报》适时点出美国在全球商品贸易中竞争力远落人后之痛!
报导批评,工会应认识到抗拒生产率提升是徒劳之举,正如历史上的英国矿工和纺织工人最终无法阻挡技术进步带来的行业变革。技术发展虽可能导致部分职位减少,但同时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高品质就业机会,及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码头工人的大规模罢工,显示美国国内治理问题重重。为了遏制中国的去全球化战略,导致通膨居高不下,工人们提高薪资的要求情有可原。另一方面,过度着重金融与军工产业的发展,却让基础建设维修常年落后。最近超强飓风海伦、米尔顿接连吹袭美国东南部数州摧毁房舍、逾200万户电力中断,更有数百人不幸丧生。美国对灾民补助每人750美元,成了川普攻击的重点。国内数亿美元的救灾,与援助乌克兰、以色列的数百亿美元补助,形成强烈对比。
其实港口罢工不仅是劳资纠纷的缩影,天灾肆虐也不仅是防灾救灾的问题,更反映国家治理的深层问题。美国应更多地投资在国内民生、人力资源、基础建设,而不是频繁涉入国外冲突,以输出杀伤力武器的军事手段妄图解决区域争端。如世界银行在CPPI报告强调:「为了确保全球市场的稳定和航运业的可持续性,主要港口需要加大在韧性、新技术和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诚然,提升自己,而非打压对手,才是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最佳手段。(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