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回归自然 武汉筑牢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

武汉自古为云梦宝地,“一城秀水半城山”,山水形胜,气势磅礴,两江穿城过,百湖在其中。长江由南向北接纳汉江等众多河流,牵起数百个大小湖泊和低山丘陵,“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具有中部平原丰水城市典型的生态格局特征。

江滩滨水公共空间长度接近70公里,面积约740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超过了460万平方米;城镇空气质量优良率84.4%、森林覆盖率15.33%、劣V类湖泊减少3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0.9%;山体修复面积累计达1.3万亩,超90%的河流水质达到三级以及上;“两江四岸”已建成长达69.37公里的江滩画廊……这些年,武汉一直探索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江城。

近日,人民网记者随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采访组来到湖北武汉,感受了矿区景区的“蝶变”、废旧工厂文化创意园的历史变迁、湿地公园生态多样性的变化,也感受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周强告诉记者,武汉市针对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的长江防洪、流域水土污染、水岸线利用、湿地安全与生物多样性、山体破损及地质安全、生态系统连续性等问题,区分轻重缓急,坚持远近结合,重点从加强统筹布局、推进项目实施、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开展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矿区山体修复成“生态福地”

马驿山矿区已经变成公益性公园,长江书画博物馆坐落其中。人民网记者毕磊

从武汉市中心驱车往东,便能抵达“中国光谷”所在地的东湖高新区,在这里孕育了众多高新科技企业。然而,在原来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九峰乡马驿村,由于矿区多年开采活动,马驿山的剥离表土、采矿剥岩,挖损土地,破坏地表植被,以及推放废渣等使得地表面貌普得支离破碎。

资料显示,矿区采石场千万破损山体全长约0.44公里,平均宽约200米,基岩裸露总面积0.8公顷,矿区植被破坏面积约9公顷。采矿活动破坏了植被生态系统,改变了原始地形,水土流失严重,并形成巨大的颜色反差,破坏了自然地貌景观

2014年底,马驿山矿区治理工程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示范工程,中央支持资金1000万元。东湖高新管委会按照“一山一策”原则制定矿山治理措施,探索新型管理制度,将山体修复与城市建设、景观打造紧紧结合,委托平台公司组织实施矿区采场的治理工程和长江书法博物院的规划与建设。通过采场边坡治理、工矿废弃地整治、地形地貌景观植被修复三项治理手段,马驿山矿山治理项目平整土地、覆土、美化绿化建设用地230亩修建广场、停车场、水景40亩,修建道路4000米,完成书法博物馆纪念园区绿化80亩。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资源环境中心副主任黄波告诉记者,马驿山矿区在治理中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防治,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和保护,实现“变废为宝”。

记者发现,如今的马驿山矿区已经变成公园绿地,过去破损的山体已经覆盖上郁郁葱葱的植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现在每天都能看来有人来这里钓鱼,在之前这是难以想象的。通过治理,马驿山共恢复林地8.5万平方米,结合周边项目开发,共形成了17万平方绿地公园,为广大市场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和科普教育的场所。节假日接待游客可达近千人。”黄波表示,通过马驿山矿区的生态重建,恢复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守护城市中心“绿色斑块

东湖落雁景区优美的景色与良好生态让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留念。人民网记者 毕磊摄

东湖落雁景区是武汉湿地公园的代表,为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区武汉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总面积为8.1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4.7平方公里,水域3.46平方公里。其中,落雁景区自然生态园总面积357亩,由四个伸向水中的半岛组成,该园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成为广大摄影爱好者、婚纱摄影外景基地,是市民休闲观光的绝佳去处,形成了观鸟周、七夕鹊桥会等活动品牌。

据记者了解,落雁景区自然景观以湿地和草场为主,具有巨大生态潜力,是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栖息地。根据“武汉东湖绿心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专项债项目”落雁景区建设方案,落雁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保护性水岸共治和湿地修复,打造城市中心的湿地半岛。

“这里有800年的古树,上千种珍稀动植物,景区的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95%,在落雁景区划定的保护范围中,陆地核心保护区域达到60%,水域核心保护区域达到100%。每年11月初的东湖落雁景区,成群结队的鸬鹚飞来过冬,它们栖息在湖心岛的树上,远远看去格外壮观。”风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落雁景区是武汉市中心重要的“绿色斑块,拥有树林、农田内塘草滩四大生态要素现有生态系统完善。其中,林地资源分布集中,长势良好,草滩结合水湾生长,是重要的鸟类活动场所。核心区处于重要的鸟类迁徙路线上具有多样化的湿地植物、昆虫鱼类和鸟类生境条件优越。

“水质好了,生物多样性就重新展现出来了。今年以来,东湖的水质达到40多年来的最好水平。”该负责人介绍,湿地作为一种有着丰富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水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落雁景区从截污、治污、控污三方面着手,实施水环境治理。我们首先解决内塘、农田、村湾等污染源头问题;其次统筹岸线资源,以生态岸线为主、生活岸线为辅,将现有生产岸线全部转化为生态岸线;第三设计林间围栏隔离、水系隔离、地形隔离路径隔离,限制游赏范围;第四,控制凤眼莲、一枝黄花、再力花等外侵物种生长。

“登上山顶,畅游湖中,走进森林,漫步湖畔,望山探水,寻林拂草,东湖是人们感受诗和远方的城市共享空间。”该负责人表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们希望游客能够回归自然。

让城市工业遗址“活在当下”

戴家湖公园二期以“工业文明的回响”为主题,是华中地区首座混凝土公园。人民网记者 毕磊摄

在武汉消失的湖泊中,戴家湖是第一个“死而复生”的湖泊。上世纪50年代,戴家湖曾是盛产鱼虾菱藕的天然湖泊。之后由于工业发展等原因,清凉的湖水慢慢发黑,随着灰浆沉淀的“泥”,堆成平地,戴家湖消失了。在此之后,日日倾倒的煤灰泥浆“长”到十几米高,筑起一道“灰堤”,戴家湖变成“戴家山”。每逢梅雨季节,这里的粉煤灰都会将马路染成黑色,成了“人见人烦”的污染源。

2013年,武汉市、青山区两级政府筹资近亿元,历时一年半对其进行了改建。据记者了解,从这里清运走的粉煤灰有80万吨。

2015年,戴家湖公园已经变成了武汉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占地约5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2万平方米,湖泊面积约4.7万平方米,被称为武汉东大门的一块“绿肺”。

戴家湖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戴家湖公园新种植树木30000余株,一期建成开放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四年多来,已吸引喜鹊、戴胜鸟、野鸡、野鸭等近20种野生鸟类来此栖息。

“从公园大门踏上台阶,就能看到步道两侧的各种雕塑,它们都是使用工厂废弃的钢铁零件制作而成。”在采访过程中,武汉市规划设计公司总经理杨逸给记者介绍了戴家湖公园的改造情况。他表示,过去一说到遗产保护,人们想到的是历史文化遗产,其实工业遗产也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本着打造“节约型园林”的原则,在工业遗址的基础上,利用废弃材料的再回收,使整个公园不仅呈现出工业特色,还集生态防护、景观观赏、休闲健身、文化展示、公共服务和防灾避难等多功能于一体。

时代的变迁,很多历史渊源深厚的老厂活力不再,很多老厂房、厂址被废弃,被一些人视作“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这实际上是一种短视。在工业遗址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让工业遗址成为留存城市记忆的载体,实则是在“保护工业遗产,传承城市文脉”。而且,这种保护是“以用促保”,把看似“废弃”的工业遗址利用起来,重新为人们留念、怀旧、观光,从中吸取奋进的力量,赋予了工业遗址新的意义,具有很强的示范价值。

“‘扭曲’自然是葬送人类的明天。今天,我们立碑记录武汉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这段‘弯路’,只为:永远不再出现这种伤害!”这是立在戴家湖园史馆门口的生态纪念碑碑文结尾的话。这里是青山区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缩影,堪称生态回归和城市历史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