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能源汽车哪儿都能去” 蔚来发布加电县县通计划

蔚来充换电网络建设正在加速延伸。8月20日,蔚来在“Power UP 2024 蔚来加电日”正式发布加电县县通计划,旨在加密蔚来充换电网络布局,将加电服务拓展至全国各县。

加电县县通计划分为两部分:在2025年6月30日前,实现全国充电县县通,覆盖全国除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所有县级行政区;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北京、上海、广东等14个省级行政区超1200个县级行政区换电县县通。2025年底前,新增完成湖南、河北、陕西等13个省级行政区换电县县通。从2026年开始,攻坚其余省级行政区的换电站建设。

补能基础设施下沉

对于加电县县通计划,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认为,蔚来此前对于补能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往往都是数量概念,而基于当前用户需求,蔚来充换电网络建设要更清晰的规划目标,让用户真正觉得新能源汽车哪儿都能去。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家充桩安装率仅为28.8%,超7成新能源汽车用户都没有家充桩,而公共充电设施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导致充电难仍是制约用户购买电动车的重要原因。同时,三线以下城市新能源车渗透率目前仅在20%左右,相比一二线城市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但三四线城市补能基础设施的不足,也一定程度制约了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

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表示,县县通不是简单的下沉,而是一个立体的广域覆盖,包括城区、县以及更偏远的地方,而在部分市区充换电设施空白区域,蔚来也要去补充补能设施。

事实上,蔚来自2018年交付之初开始布局充、换电设施,截至8月20日,蔚来已在全国建设23009根充电桩、2480座换电站,累计为用户提供超4563万次充电服务、超5100万次换电服务。蔚来充电桩布局多、覆盖广,并向全行业开放共享,近80%充电电量服务非蔚来用户。蔚来换电站覆盖城区和高速,已建成7纵6横11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建设832座高速换电站,覆盖19个省级行政区。

蔚来能源加电县县通计划的发布,意味着蔚来在该领域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正式迈入从1到10的大规模建设新阶段。

开启加电合伙人计划

目前,蔚来充换电补能网点分布全国各地,部分延伸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人口密度都不高的偏远地区。根据加电县县通计划,2025年底前,蔚来将累计完成27个省级行政区、超2300个县级行政区的换电站全覆盖。

但业内普遍认为,补能基础设施中,尤其是换电站,前期投入高、回报慢,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由此看来,推进换电站更深更广覆盖难度不小。

不过,在李斌看来,补能商业模式要“算大账”,即使不盈利,也要把基建作为重要的投资方向,为更好从用户利益出发,补能设施则必须进行超前布局。“如果把蔚来和乐道品牌都考虑进来,我们已在换电网络方面提前了两年进行布局。我们一座换电站平均来说每天有60单就能实现盈亏平衡,现在已经有20%的换电站达到这个标准。”

本次蔚来正式开启加电合伙人计划,向全社会开放合作建设充换电站,旨在积聚社会资本,共同建设、共享收益。

秦力洪介绍,蔚来“加电合伙人”共分三种模式:一是充电站加盟,适用有场地和电力资源的合作伙伴,双方分享服务费收益;二是充换电固定收益,适合资金成本低、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合作伙伴,获得固定服务费收益;三是充换电站保底+分成模式,适合追求潜在更高收益的合作伙伴,获得固定保底收益+服务费收益分成。

业内人士认为,向全社会开放合作加电网络建设的投资渠道,不仅能够降低蔚来在补能方面的投入,还能提升补能效率。而对于合作方而言,蔚来用户数量多、充换电站建设经验丰富、运维团队覆盖全国等优势也使得其成为优质选择。

积极参与电网调节

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认为:“从国家‘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角度考虑,必须大力发展光伏和与之对应的可调资源,而电动汽车与换电站就是最好的可调资源。我们从底层想明白了,就会坚定去做这件事。”

目前,蔚来正积极拓展车网互动、参与调频等新兴商业模式。5月31日,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获武汉光创新兴技术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5亿元战略投资。蔚来表示,本轮战略投资将用于充电、换电、储能、电池服务、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制造、运维,以及蔚来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发展,并支持车网互动创新业务的投入。

据了解,今年7月以来,蔚来能源连续10天参与上海市电网需求响应,超过100座换电站参与电网调节,在高温时段减少用电需求超6万度,有效减轻电网高峰时段负荷压力。目前,蔚来能源已组织1767座换电站、超2.7万根充电桩参与全国电网需求响应以及调峰辅助服务,削峰填谷总量超3亿kWh,实现规模化车网互动。

对于平衡用户充换电需求与电网负荷,沈斐表示:“用户、换电站、电网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每个局域都有不同的运营调度策略,我们会通过全面的智能化、数字化的手段来帮助用户提升体验。同时,也会提前做出负荷预测,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参与电网调节,以便匹配双方需求。”

文 | 中国能源报记者 杨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