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孩子的问题多半出在大人身上

说话晚,吃得少,脾气大……这些育儿难题,该如何解决?近日,记者到首都儿科研究所,探访本市首家家庭养育咨询门诊,就宝爸宝妈最关心的养育问题寻找专业的解答。

首儿所婴幼儿照护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关宏岩在家庭养育咨询门诊出诊。

案例①

沉默式带娃导致“呼名不应”

“我喊他,他总是不回答、没反应,而且到现在还不会说话,怕不是有孤独症吧。”刘先生一走进家庭养育咨询门诊就十分焦急地拿出手机,要给医生展示儿子“呼名不应”的视频。

刘先生的儿子跳跳已经快一岁半了,但迟迟不会说话。从在社交平台刷到的育儿短视频中,刘先生了解到“不开口”“呼名不应”都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这让他更加焦虑。

出诊的首儿所婴幼儿照护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关宏岩看了刘先生展示的视频,在视频中,跳跳正在聚精会神地自己翻阅绘本,而刘先生却在一旁持续呼唤着孩子的小名。“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都在鲜艳的图画上,自动屏蔽了外界的声音,‘听不见’父母的呼唤,不能说明孩子真的有问题。”关宏岩一边安抚着家长的情绪,一边为孩子安排测试。

经评估,跳跳并没有孤独症,但确实存在语言发育较慢的情况。医生了解到,在育儿分工中,跳跳平时是刘先生带得多。刘先生喜欢变着花样给孩子买玩具,新鲜的玩具占据着孩子的注意力。跳跳自己玩玩具的时候,刘先生喜欢在旁边一边看孩子一边刷手机看短视频。

“这种好像‘带’了,又好像‘没带’的育儿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假性带娃’。”关宏岩向刘先生解释,正是这种没有互动的沉默式、“偷懒”式带娃,影响了孩子的语言发育进程。“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带娃时有了花样百出的辅助工具。但不论多贵的玩具都没有家长的陪伴、交流重要。”医生嘱咐。

跳跳的诊断结果让刘先生和妻子既松了一口气,又感到了几分愧意,“以后我们一定会调整养育方式,多跟孩子互动、‘真带娃’。”

专家支招

提供回应性照护才是“有效带娃”

跳跳的情况在门诊中比较常见。幸运的是,跳跳被排除了孤独症。而有些孩子则由于在养育过程中缺乏互动、交流,导致了功能性的发育迟缓,出现了孤独症倾向。学术上称之为“假性自闭”。

关宏岩介绍,研究结果显示,在1岁至3岁的幼儿家庭中,时常与父母语言交流的孩子与几乎不与父母语言交流的孩子相比,词汇量和表达能力水平相差2倍至3倍之多。“这就是‘假性带娃’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的‘量化体现’。”

如何才能杜绝“假带娃”?关宏岩说,在养育“小小孩”的过程中,家长要提供回应性照护,即有互动、有回应、有交流的高质量亲子陪伴。

“不要让电子屏捆绑自己,更不要让它捆绑孩子。”关宏岩说,通过电子屏观看动画片、早教节目无法给孩子带来真实世界的体验、刺激,更无法代替养育者的陪伴和教育。

案例②

餐餐都喂饭女儿吃得比猫少

“我们家孩子吃饭费劲儿,顿顿吃得‘比猫少’。”程女士因为女儿菲菲“吃不好”来到家庭养育咨询门诊。

一岁半的菲菲个头小、体型瘦,生长发育虽然没有明显异常,但从监测发育情况的曲线图上来看,属于同月龄幼儿中的“落后分子”。程女士自述,身为全职妈妈的她,每一餐都是按照营养指南精心搭配,顿顿有荤有素、营养均衡。无奈,孩子并不领情,每餐都吃得很少。由于不爱吃饭,大人们经常调侃地逗菲菲——“我们是喝露水的‘小仙女’”。

“真害怕不吃饭影响到她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程女士无奈地说。

为了解决程女士的育儿难题,关宏岩仔细地询问了菲菲的日常养育方式,最终,找到了症结所在——一岁半的菲菲完全不会自主进食,每一顿饭都是妈妈一勺一勺追着送进嘴里。为了让孩子多吃一会儿,程女士还经常用平板电脑播放动画片,让孩子边看边吃。

“这不是为了让她多吃点嘛……”程女士感到疑惑,孩子不吃饭,家长干着急,通过“喂”的方式让她多吃点,这也有错?

“以不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反而可能会耽误孩子正常的成长和发育。”关宏岩“叫停”了程女士的喂饭行为。她解释,程女士的行为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自己吃饭的权利。

关宏岩说:“自主进食的学习过程是人生早期非常重要的一项体验,更是食育教育的重要一课。被强行喂饭不仅会造成幼儿心理的反感,还会降低食欲,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身心成长、人格培养都有重要意义,需要每个家庭重视。”

专家支招

别错过孩子自主进食关键期

关宏岩说,8个月到一岁的“辅食阶段”是孩子学习自主进食的关键时期。“8个月的幼儿就应该开始着意培养自主进食的行为;一岁左右就应该可以靠自己吃个半饱,余下的由家长辅助完成;一岁半时就不需要家长辅助吃饭了。”

关宏岩建议,一岁以上的幼儿家长一定要学会逐渐退出孩子的进食过程,培养其独立吃饭的好习惯。“刚开始,有的家长可能会有些焦虑。但很快你就会发现,当你放手了,孩子很快会适应自己吃饭,并吃得更香。”

案例③

6倍浓浓关爱反让孩子掉队

瘦瘦小小的兜兜是由爷爷带来看家庭养育咨询门诊的。兜兜的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持续跟不上节奏,这让家里的大人都很“上火”。

兜兜两岁了,家里有一个庞大的育儿阵容——由于爸爸妈妈是双职工,兜兜由两家老人轮流辅助照顾。周一到周三是爷爷奶奶带,周四、周五是姥姥姥爷带,周末是爸爸妈妈照顾兜兜。

“我们都爱他、关心他,全心全力地照顾他,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买好玩的。”兜兜的爷爷懊恼地提出疑问,兜兜是每一个大人的“心肝宝贝”,可为什么生在浓浓关爱里的孩子,还是吃不好,睡不好,长得也不好呢?

“频繁更换养育者会造成孩子的养育环境不稳定。”关宏岩向老人解释。比如,老人奉行早睡早起,所以兜兜在工作日晚8点就上床准备睡觉了;而在周末,兜兜往往跟着爸爸妈妈,睡得会晚一些。又如,兜兜的姥姥、姥爷是南方人,爷爷奶奶是北方人,因为老人换班,兜兜在饮食上也得频繁更换口味。

“养育方式、养育理念存在差别,频繁‘换手’让孩子对生活节奏的变化难以适应,最终导致作息紊乱,这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发育。”关宏岩说。

为了帮助兜兜家调整、完善养育模式,关宏岩请6位养育人一起来到了家庭养育咨询门诊,向全体“家长”科普健康的养育方式和养育理念。同时,帮他们理顺分工和关系。“最重要的是让一家人能达成一致,当在养育问题上出现分歧时,应该听谁的。”无疑,这个要为孩子成长担负起主要责任的“拍板儿”人,应该是孩子的爸爸妈妈。

专家支招

育儿不能频繁“换手”3到6个月一换为宜

“除了影响孩子身体发育以外,不断更换养育者,孩子容易产生心理不安全感。”关宏岩说,信任和习惯都需要用时间来积累,养育时频繁“换手”无疑会影响孩子依恋关系的明确,容易造成孩子哭闹焦虑,进而阻挡孩子向外界探索的欲求。

双职工家庭应尽量延长不同养育人的带娃周期,保持孩子成长环境和养育人员的稳定性。“一周一换、一个月一换,过于频繁。一般以3到6个月为一个周期‘换手’,是孩子可以接受的节奏。”

另外,这种“三代同堂”的复杂养育环境,很容易出现理念和方式上的分歧。这个时候,几方一定要理顺养育关系,“行为教育上、日常安排上要以爸爸妈妈的意见为准,不要给幼儿造成难以理解的困扰。”

来源 | 北京晚报

首都儿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新闻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就诊服务

首都儿科研究所融媒体矩阵

觉得好看请点击“在看”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