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催生 澎湖海域变水母羹
澎湖海域水母大爆发,夜钓小管业者17日傍晚在锁港海域发现海面上有成群水母。(阿里巴巴海钓船提供/许逸民澎湖传真)
澎湖海域连日来传出大量水母成群出没,像一锅「水母羹」,让人看了触目惊心。农业部水试所专家提醒民众,在虎井、锁港、猫屿大量出现的水母,可能是无毒栉水母或毒性较弱的海岳水母(钵水母),若是毒性较强的箱水母,民众就要小心躲避。
地球像发烧般炎热,使得海水温度也居高不下,连带导致水母大量增生。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指出,今年尚未有台风来袭,持续吹南风的情况下,将水母带往内海,加上长期高温,平均海水温度由30度上升为32度,加速水母分裂繁衍,才会密集性出现。
澎湖马公观音亭海域最早传出下水晨泳的泳客无一幸免被水母螫伤,前晚在虎井、锁港海域都分别有海洋保育志工、夜钓小管业者发现海面满满水母,就像一锅「水母羹」,更有浮潜业者眼见经营海域出现水母,只能忍痛直接退费暂停活动。
执行夜间违法渔捞查缉群组任务的海洋保育志工陈尽川前晚在虎井海域潜水,守夜待命暨夜间海洋生态观察时,便遇到成千上万的小水母而「身陷水母羹中」,还好没有被螫伤的痛感。
陈尽川说,应该是遇上无毒的水母,但夜间在水灯照射下更加明显,光看就吓人,对于有密集恐惧症的民众而言,恐怕会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专家说,水母在盛夏大量出现是自然现象,因为本身游泳能力差,所以成群漂流;不过,部分品种带有毒素,接触到皮肤就会像被电到一样,可能造成不适,呼吁大家多注意。专家同时也提醒,被水母螫伤的伤口不要搓揉,以免状况更严重,一般处理采取伤口消毒,严重时必须就医,接受镇痛和抗过敏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