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张雪峰的一句话,把这个赛道卷疯了

国民鸡娃大网红张雪峰曾放话:中产家庭的孩子,出路就在香港!

他不仅这样说,也跟着这样做。他直言,自己给女儿规划的路线也是本科去香港。

说真的,就是因为他的一句话,香港现在卷疯了。

无数曾经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走高考路线的内地家庭都在计划加入香港这条赛道,为孩子博一个更高的录取几率。

01

— 湾妈看世界 —

为了孩子,精英家长努力变“新港人”

香港推出多项人才引进政策,只要拿到香港身份,孩子成为受养人,就能以香港身份参加香港高考。

现在香港遍地都是内地“三高”中产家庭,高学历、高认知、高行动力。

香港最新的《施政报告》表明,港府自2022年底推出新的人才计划机制以来,至今共收到超过38万份申请,约16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

扎堆申请和扎堆到港,不单是个人发展,重点是“携同家人”,这里面超80%的中产家庭都是图一个东西:子女教育。

从子女卷变成家长卷,不要怀疑这些家长的”头脑“。

他们都把眼光转向香港,原因是,相比内地一条路走到黑,香港有更多的升学选择。

孩子拿着DSE成绩既可以升读香港八大名校,还能在国外300所中选择一所读本科。

更重要的是拿到永居身份后还能报考内地的双一流名校,这是对高考有执念家庭的最大福音。

一个是华侨生联考招生的学校有300多所。

另外一个是最新消息,今年内地招收DSE考生的院校已经从原来的138所增加到了145所,想走这条路的家庭选择机会再次扩大。

新增的7所院校类型多样,加入了多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分别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佛山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大学

相比内地高考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这批中产家庭升读名校录取率更高。

内地高考报考人数年年在刷新纪录,今年更是高达1342万人。

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报考人数首次突破1300万大关,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的高考季,也或将成为史上最残酷的一届。

但报考人数增多,名额有限,录取率持续走低。

985/211名校的录取率已经低至10%以下,985名校更是不足3%,尤其是地狱模式的广东,录取率全国倒数。

于是大湾区家长纷纷让孩子成为香港居民实现弯道超车。

孩子拿着DSE成绩报考香港的大学,每年仅有5万多人竞争,港八大的录取率能达到近40%,港前三录取率大概20%,这相当于内地的10倍左右。

今年香港八大扩招了,非本地生名额从20%翻倍到40%,人数从以往的3000人增加到6000人。

但相对本地生每年80%的录取名额,没身份的内地普通孩子根本毫无竞争优势。

如果有了永居身份,还能参加华侨生联考,今年报考华侨生联考的人数才首次突破1万人,与普通高考招生分开,竞争力小。

华侨生联考只考5科,理科不考生物,文科不考政治,考试内容由70%初中知识+30%高中知识组成。

试题难度和录取线远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平均最低可以低出100多分以上,非常适合普娃冲刺上重点本科或是部分985/211名校。

最后,香港八大名气越来越高,世界排名蹭蹭上涨,丝毫不亚于内地的985和211名校。

这几年因为国际局势不稳定,多个主流留学国家要么缩招国际生,要么提高签证门槛,国际体系的家长也渐渐把目光瞅准到亚洲地区,尤其是香港。

香港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今年港八大中有5所大学进了QS世界排名前100的名单内。

其中香港大学(#17)紧随北京大学(#14),赶超清华大学(#20);香港中文大学(#36)领先于复旦大学(#39)和上海交通大学(#45);

香港科技大学(#47)与浙江大学(#47)齐名;香港理工大学(#57)和香港城市大学(#62)超过一众内地双一流名校。

在10月的《施政报告》中港府直接提出了要“打造「留学香港」品牌”的口号,吸引全球学子到港接受教育,推动香港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重要枢纽。

当政治气候不再友好,中产家庭孩子的下一个出路就是香港,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将会在香港扎根。

02

— 湾妈看世界 —

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全家人努力

这批在香港生根发芽的中产家庭,与过去的父母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走香港这条路的家庭,不仅孩子努力,愿意下功夫,父母也很努力,肯吃苦。

他们擅长踩准时间点,提前规划,不让孩子单枪匹马在一片红海里厮杀,浪费精力。

想把香港当成下一个出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父母要搞定身份。

这几年香港因为缺人,设置了多种引进人才的途径,这也是中产家庭一大机遇,尤其是近水楼台的大湾区家庭,人手一个身份,见个面也必聊身份!

现在香港身份获批最快的通道是高才通计划。

递交申请后一到两个月左右就能获批,如果孩子想考港八大,最迟高三前拿到身份即可。

高才通计划获批的前提是要么高财富,要么高学历。

如果个人应税年收入能达到250万港币,直接走高才通A类;如果是合资格大学本科毕业,就符合高才通B类或者C类,不需要提前受雇即可递交申请。

B类和C类的门槛在不断放宽,最初规定只能百强大学毕业,现在只要是合资格大学并且资料准备没问题,就能100%获批。

11月1日起,合资格名单中又新加入了9所内地名校,连同之前的13所,一共22所内地名校。

拿到高才身份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定时续签,续签条件是去香港工作,受雇或是自雇/创业都可以。

前几天劳工局孙局长发表声明称,不用在香港工作受聘,也不用都待在香港工作,只需要一部分时间在香港处理业务,但年收入要达到120万港币或以上,并且在申请续签前一年在香港打税,也符合续签的要求。

另外高才通A类的首次续签时间已经由之前的2年延长到了3年,这类人才有大把机会探索,争取续签成功,拿到永居身份解决孩子升学问题。

比高才通计划获批时间稍微长点的是专才计划。

专才计划递交申请后一般三到六个月左右能知道结果,它的申请要求较严格,难度也较高。

首先对申请人有学历等相关要求,其次在申请时要先获得香港的公司的雇佣并且对这所公司还有众多要求,一般选择这个途径的人还是少数。

优才计划是所有人才计划中获批时间最慢的。

优才分为成绩积分制和综合评分制,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综合评分制。

今年优才进行了最彻底的改革,综合评分制从以往的打分制(即满分245,满足80分即可申请)改为全新的12项标准勾选制,用评核问卷的方式来挑选人才。

大批普通学历、普通工作、普通收入的中产家庭父母失去了申请资格。

这次港府目标明确,既要有钱,又是顶尖人才,还是重点发展领域的稀缺人才。

现在人才如潮水般涌来,优才计划明显在收紧,利用身份优势去香港求学,就如同当年跨省高考,抓住时机,弥补信息差很关键。

不过优才计划虽门槛变高了,但新版优才制度的审批时间会加快3个月,缩减至约6个月。

最重要的是优才续签较为灵活,只要满足通常性居住即可,去香港工作、去香港居住生活或是带孩子过去读书都是可以,核心是给香港做出一些贡献。

当以上提到的高才通、优才计划、专才计划都无法满足时,许多全职妈妈开始出动去进修了。

在三四十多岁的年纪申请读港硕,回到校园,重拾课本,只为让孩子拿到受养人签证,一同获得身份,为升学做准备。

03

— 湾妈看世界 —

升学游戏规则,已经改变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教育焦虑和解决方案。

十多年前,是孩子从小城市转到大城市,又从难度高的省份转移到难度低的城市。

现在中产父母是倾尽所有搞身份,突破圈层,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从前龟兔赛跑,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互相争辩谁跑得快,以比赛分数轮英雄,但不论结果是谁赢,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但现如今龟兔赛跑的游戏规则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曾经慢吞吞的乌龟很清楚按照现在的比赛方法,自己不可能击败兔子,于是借助家长的资源与优势,开着宝马车入场,四只脚的兔子怎么能比得过呢?

升学看起来是一个孩子的分数,实际上依赖的是一个家庭的积累和投入。

尤其是现在竞争成本越来越高,既要孩子有一定的天赋和专注力、坚韧力,还需要精明的家长持续性投资。

这几年香港还在不断涌入大量来自内地的陪读妈妈。

她们舍弃内地舒适的大房子,蜗居在香港几平米的空间里,高成本消费与低质量生活,活脱脱像是逃过来的难民。

即便万般不适应,也很憋屈,但只要能给孩子博一个光明的未来,她们不仅不会抱怨,反而觉得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