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不是问题 人民对经济缺乏信心才是问题

今年年初以来在岸人民币已经贬值约4.8%,贬值的幅已到了让中国的央行感到忧虑的程度。(图/ Shutterstock)

今年年初以来在岸人民币已经贬值约4.8%,贬值的幅已到了让中国的央行感到忧虑的程度,并发出将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明确信号,其中最受瞩目的是更换了人民银行的主管官员。不过外媒引述财经专家的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不是问题,人民对经济缺乏信心才是问题,中国的央行可以控制人民币汇率,但无法控制中国经济的走向。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中国央行认为人民币已贬值得太多、太快了,根据FactSet慧甚的数据,自今年年初以来,在岸人民币已经贬值约4.8%。本周三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报人民币7.2432元,逼近去年11月创下的15年低点。交易较为自由的离岸人民币则报1美元兑人民币7.2542元。

报导指出,中国央行已开始做出反应,多次将关键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设定在不符合市场预期的水平。澳新银行(ANZ)亚洲研究主管Khoon Goh说,人民币的疲软程度已经被中国央行认为过头了,因此开始介入,发出将控制人民币贬值的明确信号。

2022年11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曾跌破1美元兑人民币7.30元,当时离岸人民币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当时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撑人民币汇率,包括提高陆企借入外汇的成本。中国央行现在需要决定这一次干预的力度到底要多大,央行主管已对外喊话要「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并在媒体上警告不要投机炒作人民币。

报导表示,与去年5月仍在实施动态清零相比,今年5月的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5%,显示中国的经济复苏正失去动能。中国央行上个月意外宣布降息,渣打银行经济学家表示,这是「一个明显的宽松信号,旨在防止负面情绪滋生」。

不过,这次降息进一步扩大了中美之间的利率差距,这也是过去一年人民币走软的一大主因。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准会已接近本轮加息周期的尾声,分析师认为,这将有助于在今年晚些时候稳定人民币。

报导指出,解决出口疲软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办法是人民币贬值,这将使中国商品相对地更便宜。但是,中国央行希望保持人民币稳定的愿望使得这一点很难实现。花旗全球财富投资的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说,不愿让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是担心会产生更广泛的后果,包括对房地产价格、股市的影响,甚至引发对港元与美元联系汇率制的质疑。

新加坡银行外汇策略师Sim Moh Siong说,人民币突然贬值会损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并拖累地区货币走低,这种情况随后可能会影响中国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整体看法。

经济学家认为,无论如何,中国经济的命运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都不由中国央行掌控。渣打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丁爽说:「现在经济疲软的根本原因无关于缺乏流动性、信贷可负担性亦或是信贷发放,只是单纯的缺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