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4月实施「粮食短缺」应对法 政府急辟谣

日本《食料供给困难事态対策法》即将生效,允许政府在食粮危机时要求农民扩大生产、变更作物。(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日本《食料供给困难事态対策法》(粮食供应困难事态对策法)即将于4月1日生效,允许政府在食粮危机时要求农民扩大生产、变更作物。然而,社群媒体近日出现「政府将实施粮食配给制」、农户「不增产将被罚款」等不实消息,对此,农林水产省周二(4日)紧急发布声明澄清。

据日本《产经新闻》5日报导,该法规定,若食粮供应严重短缺,政府可要求农家提交生产计划或调整作物种植,违规者可能面临最高20万日圆(约新台币4万3千元)罚款。但农水省强调,新法并未要求强制增产,罚则仅适用于未提交生产计划者,与生产量无关。

至于「粮食配给制」,该法未新增相关制度,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可能依其他法规实施。

1月28日,农水省公布新法细则,将稻米、肉类(牛、猪、鸡)、大豆、小麦、糖、鸡蛋、植物油、乳制品等12项列为「特定粮食」,若国内供应量减少超过20%并引发价格飙涨,即可启动相关应对措施,包括要求农民提交生产计划。

然而,农业界对此法案仍存疑虑。有农民表示,农产价格低迷,生产成本却不断上升,导致农业经营困难,认为政府应确保合理价格,否则难以在真正危机时配合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