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上万日军拒绝投降,并害死信使,粟裕:不劝了,打
1945年8月,日本终于不再负隅顽抗,选择了无条件投降这条路。然而面对国内做出的这个决定,各地日军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认清现实的日军积极投降,也有日军想要负隅顽抗。在高邮,粟裕就碰到了一股负隅顽抗的日军。
面对我军的劝降,这股日军油盐不进。
为了能以最小的代价俘虏这股日军,粟裕还专门派出了特使,劝说这股日军投降。谁知他们竟然杀害了粟裕的使者,打算顽抗到底。
粟裕得知后大怒,直接下令消灭这股日军。
这股日军为什么负隅顽抗?他们的结果如何呢?
半个世纪的抗战史
日军入侵东北,却并不是我国抗日战争最早的时间。我国最早的对日抗战,或许应该追溯到1894年的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中,日本在朝鲜挑起战火,朝鲜向宗主国清朝求助。而日本等的,就是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大清水师。
当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之后,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纵横亚洲了。但面对清朝这个庞然大物,日本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打赢。
为了能将清朝打败,日本可以说是蓄谋已久。最终日本成功挑起了战争,在海战中将北洋水师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不仅要给日本赔款,甚至还要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这无疑是一个响亮的耳光,直接抽在了清政府的脸上。
得到战争赔款的日本,开始大力发展军事实力,逐步成为列强的一员。而清朝并没有吸取这个教训,王公贵族依旧在肆意享乐。
只有那些被殖民的人民,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所以其实我国人民的抗日,早在1894年的时候就开始了。而日本对东北的觊觎,在《马关条约》上也能窥见一二。
在那个时候,日本就想要我国的辽东半岛。可日本那时候还没有和其他列强掰腕子的底气,所以在其他国家的干预下,清廷保住了辽东半岛。
不过日本的野心从未熄灭,而我国却陷入内乱的纷争。为了推翻清政府,无数革命党人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短暂的安稳。
然而袁世凯上台之后,却想要登基复辟。于是轰轰烈烈的“讨袁”行动开始,老百姓的日子没有一天是好过的。
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华大地战火流淌,各路英雄枭雄你方唱罢我登场。面对这种乱局,日本自然想要横插一脚。
但彼时东北被张作霖占据,张作霖绝对不允许日本染指东北。当时日本打算通过扶持张作霖,以便于日后侵占我国领土。
但张作霖面对日本的示好照单全收,日本的钱也照拿,不过他拒绝给日本人办事儿。这就让日本非常愤怒,他们觉得张作霖在耍他们玩儿。
于是日本策划了针对张作霖的刺杀,一代枭雄亡于一场有预谋的火车爆炸。而张作霖一死,日本就迅速对东北下手了。
从9·18到卢沟桥
9·18事变之后,张学良和东北军撤出东北,东北从此被日军占领。东北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正是日本国内急需的。
他们利用在我国土地上掠夺的资源壮大己身,然后回头继续侵略我国。但尽管日军占领了东北,东北人民的抗争却从未停止。
东北军退出东北之后,我党的力量却没有离开。在党中央的指示下,我党开始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当时日军对东北的抗日力量打压严重,我党也在东北损失惨重。但即便如此,我党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在东北抗争。
在日军的步步紧逼之下,游击队经常活跃在中朝边境以及长白山地区。而留在国内的人则分散潜伏下来,在暗地里进行抗日工作。
然而我党在东北苦苦支撑的时候,老蒋却在对我党发出围剿。后来我军被迫开始长征,与东北那边的抗日力量也断了。
而那段时期,也正是东北抗联最艰难的时期。那时候日军在东北实行残酷的政策,一旦发现有人和抗联有关系,等着他的就是死亡。
不仅是个人会被杀,甚至他的家人也会被牵连。如果一个村子敢收留抗联战士,那这个村子所有人都会受到牵连。
而老蒋为了削弱我军的力量,派人截断了东北抗联向外联系的道路,抗联成了一支孤军。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只能进入远东,被改编为苏联远东军步兵旅。
老蒋一味地妥协,养大了日军的胃口,变相削弱了自身的战斗力。所以在抗战初期,我军打得十分艰难。
忻口会战、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日军长驱直入,似乎胜利在望。但国人的意志是坚定的,国人的脊梁是挺直的。
为了一场胜利,无数战士前赴后继,终于阻挡住了日军前进的脚步。在徐州会战的时候,中日军队在台儿庄交锋。
日军以为这仍然是一场必胜的战役,然而他们到底小看了我军。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地方军队们摒弃前嫌,齐心协力对抗日军。
其实按照日本的计划,他们要以我国为基点,逐步占领整个亚洲。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之前妥协退让的国民政府,居然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与他们为敌。
如果说老蒋一开始是被逼抗日,那么随着日军占领越来越多的城市,他也开始真心抗日了。因为老蒋清楚,如果日军侵华,自己现在的地位绝对保不住。
索性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日本终于宣告投降,我国还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然而就在日军宣布投降之后,老蒋就开始和我军耍心眼。老蒋自诩为正统,所以他不允许日军向我军投降,只让日军向国军投降。
为此,老蒋专门找上了冈村宁次,以帮助对方脱罪为条件,要求对方下达只允许向国军投降的命令。
尘埃落定,风云再起
冈村宁次的命令下达之后,日军内部其实并不全听他的。日本虽然军国主义狂热,但不是所有人都向往着战争。
战争不仅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摧残,也给日本国内带来了不小的灾难。当时日本国内经济崩溃,民众的日子过得艰难。
而且日本本来人口就少,经过这一次战争,日本的人口更是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各国都已经表明了态度,日军继续负隅顽抗是没有前途的。
他们早早投降,说不定还能得到优待,要是一直不投降,那以后被俘虏了,会怎么样还不知道呢。聪明的人才不管冈村宁次的命令,不管谁来都会投降。
但日军毕竟受军国主义思想荼毒日久,很多人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国内选择投降。他们投降是因为忠诚于天皇,如今可以继续抵抗,他们比谁都高兴。
高邮的这股日军,就是属于被军国主义思想荼毒太久的。他们得到冈村宁次的命令之后,坚决要顽抗到底,不投降我军。
面对来接受他们投降的新四军,他们丝毫不搭理。甚至还开始修筑城墙,加强防御工事,时刻准备和我军决一死战。
但粟裕并不想和这股日军开战,因为现在战争已经停止了,他不想给自己的部队造成无谓的伤亡。于是粟裕决定和城内的日军谈判,和平解决这股日军。
在选择谈判人选的时候,粟裕考虑对方是日军,所以在投诚的人中选了谈判人员。
负责和日军谈判的人叫赵云翔,曾经是伪军中的高官。赵云翔虽然是伪军,但他并没有做过残害老百姓的事情,认错态度也十分积极。
他对日军的做事风格比较了解,粟裕就选了他。
但粟裕没想到,这股日军居然这么猖狂,直接害死了过去谈判的赵云翔。日军这不仅是违反了国际法,更是对我军赤裸裸的挑衅。
这种行为触及了我军的底线,必须要给日军一个教训。粟裕立刻将这件事上报党中央,请组织批准他的战斗请求。
和平谈判的方法是党中央同意的,却没想到害死了赵云翔。组织得知日军的所作所为之后也很愤怒,大部分人认为有必要对这股日军使用武力。
毛主席亲自回复了粟裕的电报,告诉他必要时刻可以使用武力。有了毛主席的这句话,粟裕心中有了计划。
在粟裕的动员下,当地百姓自发支援新四军作战。城内的日军被我军围困,只能龟缩在城里。
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我军一举攻克了高邮。日军认为固若金汤的防御,最终也没有防住军民一心的新四军。
等到成为俘虏之后,这股日军才感到后悔,可如今悔之晚矣。
我军给他们机会的时候他们不把握,甚至还频频挑衅。我军不给他们机会了,他们知道回头了,可惜也已经晚了,他们终将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