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疲劳! 医揭「真正元凶」:一点一滴透支身体能量

▲医师提到,「慢性疲劳」是一种「说不上病却不健康」的身心状态。(示意图)

记者陈俊宏/综合报导

中医师余雅雯分享,容易疲劳不等于「肝不好」,真正元凶是「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错误」累积,就像一点一滴透支身体能量,使人陷入长期的虚劳状态;与其吃补,不如从根本调整生活,让五脏六腑恢复运作的节奏。

余雅雯在脸书说,现代人经常觉得「怎么睡都睡不饱」,即使身体检查一切正常,仍旧提不起精神、情绪低落,甚至动不动就敏感、易怒,白天工作忙碌,晚上却又失眠翻来覆去;感冒容易传染、过敏反复发作,即使没有明显疾病,却始终感到虚弱、失衡。

余雅雯表示,这就是许多人所说的「慢性疲劳」,一种「说不上病却不健康」的身心状态,很多人因此大量购买保健食品,希望能借此补气补血,提升免疫力;但事实上,如果连「好好睡一觉」都办不到,再多补品也是徒劳。

余雅雯指出,很多病患会把桌上铺满保健食品询问,「该吃哪个」?而她通常都会回说,「先把觉睡好」,中医观点认为疲劳的根源,其实不在单一器官,真正的病根往往来自于不良的生活型态。

余雅雯解释,现代人之所以容易出现慢性疲劳,主要并非肝功能受损,而是五脏六腑因「生活使用不当」,而逐渐亏虚失衡,这些潜在元凶在中医古籍中早已有所提醒:

1、 久视伤肝血

长时间看手机、电脑让肝血日渐耗损,造成眼睛干涩疲劳、情绪波动、睡眠不安。肝主疏泄与藏血,一旦劳伤,便无法养目宁神。

2、 久坐伤脾肉

办公桌前久坐不动,会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让人容易倦怠、四肢无力。

3、 久卧伤气机

长期赖在沙发、床上,造成气机阻滞、血行不畅,反而越躺越累,越休息越乏力。

4、 情绪压力过大,劳心伤神

与古代人因劳力过度导致虚劳不同,现代人多是「劳心」,压力大、思虑过度、情绪不稳会消耗心血、耗损肝气,导致全身失调,难以恢复元气。

余雅雯说,这些「生活方式错误」累积,就像一点一滴透支身体能量,使人陷入长期的虚劳状态;简单来说,古人是体力透支,今人是精神过劳,五脏六腑的元气因此逐渐枯竭。

余雅雯提醒,真正保养是从生活方式开始,若睡眠、情绪、气血不通,吃再多也不会有效,与其吃补,不如从根本调整生活,让五脏六腑恢复运作的节奏,人体自然会自行修复。

余雅雯表示,日常可以试着学一些简单的药膳汤品,像是黄耆、党参、四神汤,帮助补气健脾、调和气血;搭配有规律的作息、适度运动、情绪释放,让身心恢复流动与节奏,不药而愈并不是奇迹,而是身体在被善待后自然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