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策略并进 中油董事长 李顺钦擘画 中油创新能源转型大蓝图
中油创新能源转型计划 ●中油董事长李顺钦说明,中油正透过开发石化高值材料及投入碳循环应用、开发负碳排技术、开发及布建新能源三大策略,加速创新能源转型。图/彭暄贻
中油董事长李顺钦表示,俄乌战争掀起一波能源危机,气候暖化、电动车等趋势更加速催化能源转型急迫性,中油正透过开发石化高值材料及投入碳循环应用;开发负碳排技术;开发、布建新能源三大策略,加速启动创新能源转型大计。
其中,斥资逾234亿元,推动包括双环戊二烯(DCPD)、碳纤维复合材料、钛酸锂(LTO)及软碳等电池关键材料、碳捕捉、封存及再利用(CCCS)等投资项目,展开5G、风电、光学镜片等创新应用领域。
因台湾天然气约80%支应发电,且中美、两岸及全球地缘政治愈趋紧张,中油正推动永安、台中、观塘、洲际四座接收站扩建及新建计划,总投资额达4,480亿元,2030年完成后,14座新储槽容积达252万公秉,总储槽推升至26座,加大国内能源囤储。
此外,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预计明年于高雄建置第一座示范加氢站,搭配公部门氢能巴士等规划,跨入氢能初级领域,并切入地热、太阳能及风电绿能设置,强化能源多元化。以下为专访摘要:
问:高值化趋势,有何创新、升级计划?
李顺钦答(以下简称答):规划明年完成年产8吨纯度>95%DCPD试量产工场建置,作为5G高频基板、风电叶片及光学镜片之树脂材料(黏着剂)。另在明年、2025年建置年产一千吨钛酸锂(LTO)和年处理12万吨重质油料之软碳试量产(年产6,000吨软碳)工场,生产电池关键材料;其中,LTO可为电能巴士、大型储能系统等锂电池之负极材料,软碳则为电动(机)车、小型储能系统之负极材料。
中油还利用重质油为原料开发碳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子、机械、军事、航太等领域;如与国研院太空中心合作,开发「光学酬载复材圆筒」产品。
问:开发负碳排技术规划?
答:开发碳捕捉及封存(CCS)技术研究,参与「铁砧山碳捕存跨部会试验计划」、「桃园滨海碳封存计划」与「台西盆地海域碳封存计划」等CCS计划,规划2025~2027年灌注10万吨CO2,CCS量能目标为2030年75万吨,2040年50万吨,2050年达千万吨。
与工研院合作2023年底前于大林厂建置碳捕捉6吨/年、并合成1吨甲醇之示范设备,长期规划碳捕捉及再利用(CCU)量能为2030年25万吨,2040年40万吨,2050年60万吨。另与中钢筹组钢化联盟,由炼钢制程之一氧化碳(CO)及炼化制程之CO2合成甲醇,并供料生产醋酸及醋酸乙烯脂(VAM)等石化原料。
问:对绿能、氢气等新能源布局想法?
答:太阳光电系统预计明年设置总容量达19.56MW,持续找寻合适案场,目标2023年、2036年及2045年设置总容量达23.7MW、36MW与45MW。另于明年宜兰土场建置4MW地热示范发电厂,调查评估东部、大屯山地热及全国深层型地热潜能,装置容量目标为2023年4MW、2030年23.6MW、2050年420MW。
风电布局将配合离岸风电区块开发规划,采「部分股权投资+购买绿电」方式参与,已有二项目评估中。氢能发展将于明年底完成示范加氢站建置,确立氢能市场可行发展方向,建立必要技术,后续逐步提升氢气供应能力及建立商业模式,如蓝氢产制与CCUS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