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村,两次“一步跨千年”(来这里打卡(29))
2019年1月,三河村村民在新村广场前举行坝坝宴,庆祝搬入新家。 阿克鸠射摄
扫码观看视频
“在最近几个月中,这个山区的许多村堡中连续出现了一座座盖着彝族‘瓦板’(用刀剖的木板)或稻草的新土房。人们在迁入新居的时候,欢欣鼓舞地举行了‘尔擦苏’的仪式,把浸过烧红石块的清水洒在屋内表示吉祥,有的还按照风俗买了少量的酒和邻人共饮。”1956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发了《上万彝民安了家》等一组笔调欢快的报道,讲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已经有上万户奴隶在民主改革中得到自由迁入新居安家,开始了新的生活”。那一年,党中央果断决策,在实行了几千年奴隶制的凉山州,以乡村为单位进行民主改革。
位于当时州府昭觉县的三河村,正是在民主改革中和其他彝族村落一起摆脱奴隶制枷锁,“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民主改革前,奴隶的一切全是奴隶主说了算,缺吃愁穿又要给奴隶主卖苦力,好多村民夜里睡觉直接躺在地上,连盖的都没有。民主改革后,家里分到了土地,还盖起了自己的茅草房。”77岁的村民洛古日尾对记者说,“要是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民主改革,我们的日子哪有个盼头?”
村民翻身当主人,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由于自然、交通、历史等多种因素限制,三河村脱贫之路走得十分艰难。
村民们没想到的是,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他们身边!总书记到这里看望慰问全村群众,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指明方向。同年,三河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面启动,800多名村民陆续搬进了彝家新寨。
在海拔2500米的山梁上,从三河村旧址到新寨,路程不足3公里,驱车不过5分钟,却让记者看到了三河村彝族村民第二次“一步跨千年”的喜人景象――
在旧址,举目都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黄土裸露、四壁漏风,进出村的小道坑坑洼洼;在新寨,充满彝族风情的民居错落有致,黄墙黑瓦,明净整洁,水泥村道又宽又平坦,再也不会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烦恼。
村民吉好也求的家,一下子从20平方米变成100平方米。“我家7口人只花了1万块钱就住进这新房,还添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吉好也求告诉记者,他平时外出打点零工,家里开小卖部,生意顺旺。去年全家收入近11万元,孩子们都在学校读书。
“我的两个梦都实现了,一个是大学梦,改变命运;一个是致富梦,摆脱贫困。”村民洛古有格2013年从重庆一家企业辞职,返乡创业组建养殖合作社,带动上百名村民共同致富,“现在我们养了200多头西门塔尔牛,在政府支持下,我们还在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下一步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这样会有更多村民受益。”
“短期主攻养殖和外出务工,中期发展特色种植业,长期用好三河村的农文旅资源,打造红色教育旅游路线。”谈起村里的产业发展愿景,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凯很有信心。广东省对口支援也为当地发展添加了强大助力。“‘凉山佛山一家亲’,先富帮后富,越帮感情越深,越干越有劲头。”李凯说。
3年间,三河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3000多元增加到上万元,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今年2月,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名字再次上了人民日报。
“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密得很,我现在又多了个讲解员的新角色。我要把村里的脱贫攻坚故事讲好,让更多人了解党对彝区帮扶的好政策、村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李凯说。
如今,村里农民夜校、网校办得有声有色,全村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小娃娃在学前就会讲普通话了。产业强、村民富、新村美的梦想照进了现实,三河村成为凉山彝族人民生活巨变的范本,彝家新寨回荡着欢歌笑语。在这大凉山深处,村民们有两句话经常讲:“精准扶贫‘瓦吉瓦’(彝语:好得很)!”“共产党‘卡莎莎’(彝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