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银行:数字信贷
来源:2023鑫智奖第四届中小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
获奖单位:厦门银行
荣获奖项:专家好评TOP10优秀案例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
厦门银行数字信贷项目旨在贯彻落实“以客为本、体验为先”的理念,打造“客户体验、数字科技、人与机制”三轮驱动,结合外部监管合规风控和领先银行建设思路,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兴金融科技技术,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覆盖信贷业务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本项目建设包括以下几方面目标:
1.加强全面管控能力
建立统一授信及额度管控体系,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精细化、规范化、自动化的集中押品管理体系,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2.提高作业效率和用户体验
通过新技术为客户经理赋能,提升客户经理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移动信贷拓展业务半径。通过流程再造和新技术应用优化作业模式,实现信贷工厂和无纸化审批。通过移动信贷增强大数据运用服务能力,整合内外部数据,扩大数据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3.提升产品、流程创新周期
建立产品信息管理机制及一体化流程(TPO)设计机制,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实现流程、规则、表单合同模板的灵活配置。
二、创新点
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一系列业务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赋能于业务,进一步提升我行信贷作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1.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信贷工厂,加快客户融资速度
通过移动信贷、客户线上场景“扫码办贷”缩短触达客户的距离,通过信贷业务流程可配置化、贷款预审批机制、信贷业务审批流程简化、集中化作业模式等,提高业务人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和融资速度,通过提供产品参数化、业务规则、授权规则配置,审批流程图形化配置、移动办公配置化接入等,提升业务的快速创新及设计能力,满足产品快速上线及风控管理要求。
2.实现以客户为主体授信额度集中管控,推动信贷风险管理向“智控”转变
采用树型结构构建统一额度的定义、度量和控管的应用框架,为全行授信作业流程提供公共、标准、智能、可视的控管服务,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信用风险管理,承担实质性风险业务,含表内/表外、本币/外币、线上/线下、代客/自营、三方担保等,都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统一管理,并可通过客户、产品、区域、期限等各维度进行合控、切分进行精细化风险管控,为统一营销、审批、授信、贷后奠定坚实基础。
3.大数据接入,应用于业务办理全流程,提升业务办理、风险识别效率
实现外部数据接入及管理、数据和应用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为对公信贷、零售信贷、押品系统、风险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实现客户准入风险识别、客户信息一站式采集、智能化引入,自动生成客户全维度、全视角综合信用分析报告。基于内外部数据,描绘客户关系全景图谱,有效识别隐形集团、关联担保等关联关系风险。基于大数据的风险探测接入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实现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实时风险监测与预警。
4.接入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引擎,应用于信用风险智能决策与分析
支持模型在线可视化配置、数据预处理、模型发布及离线管理,实现模型规则快速投产发布。支持决策树、决策表、打分卡、模型规则集、规则流等基础组件,可基于行外、行内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与模型评估。应用于额度预评估、在线评级评分、客户还款意愿预测、隐形关系分析、财务分析等场景,对主动识别信用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5.影像应用能力
引入非结构化影像的管理、识别并嵌入到各个业务流程,助推业务线上无纸化办公,提升作业效率:可视化配置业务资料影像目录及操作权限,满足业务影像资料采集灵活性要求;根据对条码扫描和识别,自动对批量扫描的资料进行目录分类,系统自动检查必要性资料,并且智能质检影像资料,实现影像采集自动化;影像标签化、可批注、可索引(目录及标签),多种调阅(双屏、宽屏)及幻灯播放模式,实现审批便捷化。
三、项目技术方案
项目基于厦门银行企业级SOA架构规划,采用了“分层分域”、“高内聚低耦合”的指导思想,以金融信息安全为准绳,以监管政策为指引,运用分布式、微服务、前后端分离技术进行服务化组件设计,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方向上的多项技术能力,全面构建全流程数字信贷的业务支持能力,涉及7个新建系统和39个配套改造系统,其中新建系统包括:
1.建立全行统一的对公信贷流程系统
整合传统授信、信贷工厂、供应链、投资授信等多种授信模式,系统设计实现参数化、模块化、结构化配置,灵活支持业务创新,体现对不同授信模式、不同业务条线、特殊业务产品的差异化流程作业要求。
2.建立全行统一的零售信贷流程系统
实现以数据化驱动、构件化产品、流水线作业、策略化控制的零售信贷管理一体化建设。满足对零售业务的(互联网)线上线下业务一体化接入,快速适应产品创新发展。
3.建立全行统一的授信额度管理系统
支撑基于风险穿透性原则,涵盖集团全机构、全客户、全资产、全流程统一授信及多维度、精细化、参数化的实时管控要求。
4.建立全行统一的押品管理系统
构建押品从准入调查、审查审批、押权设立、存续期管理、返还与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
5.建立统一信贷风险预警平台
构建基于内外部数据整合,配合预警策略及风控模型,实现贷前客户资质核验、授信阶段风险探测前置、放款阶段主动风险揭示、贷后阶段动态风险监测预警的全流程风险监测机制。
6.建立统一信贷移动端
实现对公信贷、零售信贷业务移动办理,满足移动展业、快速审批等业务多渠道开展,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作业。
7.建立统一模型引擎
实现模型规则的统一发布与管理。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规则引擎,应用于贷前、贷中、贷后的各模型计算场景,提升信贷管理的整体智能化水平。
四、项目过程管理
该项目由总行授信管理部牵头组织,总行信息技术部负责具体实施,配合建设部门包括总行公司业务管理部、总行普惠金融部、总行零售业务管理部、总行交易银行部等13个部门。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项目于2021年04月正式启动。
2.2021年05月至2021年07月完成了项目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
3.2021年7月至2021年9月完成了项目的系统详细设计工作。
4.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重点开展系统编码、测试和上线准备工作。
5.系统于2022年4月6日正式投产上线。
6.2022年4月至2022年7月面向全行推广应用。
五、运营情况
通过本系统建设,构建了全行统一额度管理体系,实现了我行授信业务的全覆盖,提升了我行合规风控治理能力。同时提升了产品创新能力和效率,更快速地响应客户的融资需求。业务办理效率显著提升。客户信息自动化采集率达70%,客户经理制作各类报告的效率提升3倍,新产品发布效率提升3-14倍,流程线上化效率提升50%。系统上线以来,累计新增授信总额度超过1500亿元,实现信贷资金新增净投放超过300亿元。服务的信贷客户超93万户。其中,个人及普惠小微客户超90万户。
六、项目成效
系统上线后提升了我行的信贷风控能力和业务作业效率,通过合规风控治理,提升作业效率,将有助于提升我行信贷资产质量,促进提升我行信贷资金面向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资金使用效率。
依托新系统的产品配置、快速上线能力,各分行结合当地产业特色,不断推出本地化创新产品,出台各类特色专案,满足各地小微客户的差异化融资需求,助力“三农”及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难题。其中,“基于大数据风控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惠农贷服务”入选人民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试点项目。
针对我行拥有大量台胞台企客户群体的特点,依托系统的对台客户的特色功能设计,各分行快速推出了面向台胞客户的“台农贷”、“台商E企贷”、“台商科技贷”、“纾困贷”等产品。解决台胞客户缺少担保、征信渠道有限的融资难题,拓展了台商客户的融资渠道。
依托系统的绿色信贷功能,承载绿色信贷业务办理,助力绿色金融发展。实现整体环境风险分类、绿色企业认定、绿色贷款审批发放。期间实现绿色信贷发放212笔,金额25.4亿元,促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
七、经验总结
厦门银行数字信贷是厦门银行战略任务,涉及数个新建系统和几十个配套改造系统,涉及全行各个部门,投入大,建设时间长,项目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成功完成数字信贷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各方以目标导向,统一的价值观保证项目执行力,同时高层深度参与,全行各部门强力支持,项目合作方通力协作,并灵活使用项目管理工具,有效需求管理和沟通管理,各阶段按计划紧密跟踪,不断复盘和总结,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投产。
数字信贷建设过程中采用了集中管理+分级管理的模式,项目成员集中办公,任务分类分阶段实施。分类和阶段任务按级把控,及时跟踪目标完成情况,监控质量情况,形成质量报告。根据监控情况和质量报告做好计划和风控管理,问题前移,加强预防措施,同时及时做好各类培训,提升团队成员技能。
数字信贷投产前提前设置好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处理方案,做好各项业务应急处置准备。各业务条线主管部门提前通知前台客户经理,尽早了解所辖客户授信使用需求,避开投产初期,提前安排客户提款;尽早了解所辖客户授信到期情况,对授信到期日在投产初期的客户,提示安排客户在投产前存入足够的还款资金。提前做好各分支行业务人员培训,通过现场培训、上机联系和考试形式帮助业务人员熟悉系统,更高效推广产品。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厦门银行将以数字信贷投产为契机,不断深化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金融科技发展策略,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经营方式变革,为打造价值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持续赋能。
更多金融科技案例和金融数据智能优秀解决方案,请登录数字金融创新知识服务平台-金科创新社案例库、选型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