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保交楼”进展:碧桂园居首位,多家企业交付量不及预期
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今年上半年,楼市销售端持续承压的情况下,房企交付情况备受关注。
近日,多家房企公布上半年交付数据。根据市场机构发布的榜单,2024年上半年,15家企业交付套数超2万套,8家企业交付套数超5万套,其中,碧桂园超15万套。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房企今年交付目标较去年有所减少。上半年由于销售端的低迷,房企现金流持续承压,不少房企“保交楼”进展不及预期。
头部房企仍是交付主力
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4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交付规模排行榜》,上半年交付数量最多的依然是碧桂园,共15.45万套,其次是绿地控股7.44万套、万科7.4万套。此外,交付量前十名房企中,中海地产、绿城中国、融创中国、新城控股、龙湖集团交付数量均超过5万套。前十名房企交付量在整个榜单(共45家)中占比过半。
其中,央企中海地产表现出较强交付力,上半年交付新房7.36万套,是去年上半年交房量3.06万套的2倍多。
此外,新城控股上半年累计交付超5.7万套房子,超过去年上半年交房数量5.05万套,覆盖深圳、南京、苏州等城市。
出险房企中,融创中国仍在持续推动交付,上半年共交付5.8万套。据了解,其在全国有120多个项目入围“白名单”,涉及北京、天津、成都、重庆、郑州等20个城市。
从企业交付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实现了提前交付。以龙湖为例,上半年龙湖共交付5万套房源,如期完成年度交付计划的50%。龙湖方面告诉记者,上半年公司在全国43座城市共计交付121个项目,其中20%的项目实现提前一个月以上交付,整体获得了90%的交付满意度。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在当前环境下,交付力能够串联从产品设计、成本、工程、服务等全线条、各部门,是房企综合实力的衡量。
据他介绍,上半年,交付力强的房企,重点围绕产品落地和优化服务两大环节,搭建完善的交付体系。在产品落地环节,聚焦生产建造环节,建立精细严格的施工标准,制定精细化的过程管控体系,严格材料采购,实现精工匠造。在服务和体验环节,通过专业人士陪同验房、交付即交证、投诉反馈机制等方式提升交付体验。
交付规模同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销售端的低迷,多数房企现金流持续承压,进而影响到“保交楼”进展。上述榜单中,交付规模排名前十的房企总计交付67.59万套,同比去年下降33%。
其中,碧桂园的交付套数虽然仍旧排在第一位,但15.45万套的交付量与去年同期27.8万套相比近乎减半。据了解,碧桂园于今年年初时提出今年预计交付超48万套房屋,上半年完成率仅32%。
绿地控股年初定的交付任务是,今年交付规模超过2000万平方米,但没有明确交付套数。据了解,其去年交付28万套。而今年上半年,交付量为7.44万套。
万科今年没有公布具体的交付目标,上半年交付7.4万套,而去年同期则为10万套。
对于今年各大房企的交付套数相比去年减少的现象,刘水指出,上半年虽然楼市政策不断优化,但政策显效尚不明显,企业销售去化承压,进而影响销售回款进度及企业现金流状况,有些房企发生债务违约,尽管有“保交房”政策支持,资金紧张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此外,去年房企总体保交房数量较大,叠加房企债务违约后销售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需要交付的量明显减少,所以今年上半年交付量出现下降。
刘水表示,很多企业交付量会越来越少,因为这几年销售规模持续下降,需要建设及竣工的项目数量明显减少。
据了解,今年1月份,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各地陆续组建了房地产融资协调工作专班,出台融资协调机制实施细则,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加速落地。
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5月中旬,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商业银行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2571亿元,其中国内贷款6810亿元,同比下降6.2%,降幅较1~4月收窄3.9个百分点。
5月17日,住建部表示,要将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保交房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将多措并举、分类处置,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
6月24日,住建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召开保交房政策培训视频会议,开展保交房相关政策解读培训,会议要求,要统筹协调保交房工作,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专班联动机制,加强政策统筹协调,用好保交房信息系统,建立定期调度和通报机制。
刘水指出,下半年“白名单”支持房企项目融资将加快落地显效,持续对房地产项目融资给予支持,将保障房地产项目建设施工及交付。
(编辑:王金龙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