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合资协议再续签,大众中国贝德瑞:中国市场具备重要战略地位
11月27日,正值上汽大众合资40年之际,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宣布,双方合资续约至2040年。
在市场份额不断被自主品牌蚕食的当下,合资品牌的去留问题成为了业内的重点关注话题。1984年10月,上汽大众成立,成为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2002年4月,股东双方提前八年续签合营合同;此次为上汽大众股东双方第二次提前续约。上汽大众的合资续约无疑向市场给出了其答案。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表示,此次合资合同续约,突出了中国市场在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新的合作协议,秉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大众将进一步融入中国产业生态,充分发挥本地创新能力,这也将为大众汽车集团创造全球范围的战略竞争优势。
近年来,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销售份额从2019年的29%逐步提升至2023年的34%,今年前9个月,该数值虽然跌至33%,但这主要是受2月份春节的影响,今年9月,中国车市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了36%。
中国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技术反哺已经成为了新趋势。
在此背景下,对于任何一家外资或合资品牌而言,谈“退出中国市场”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对于第一批在中国成为合资公司的大众而言,在巅峰时期,中国贡献了大众全球约四成的销量,今年前三季度,虽然面临着自主品牌的强烈攻势,大众中国依旧贡献了31.5%的销量。
中国汽车“后合资时代”“去外资化”的话题其实是伪命题,合资模式或者说“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外国品牌(车企)在中国赚了钱,但留下的更多。他们做了很多本地化的工作,包括人才的本地化,供应链的本地化,法规的本地化。这些本地化也支持了我们本土企业的成长,我们的质量、成本、人员的素质都得到了同步的发展。奇瑞很多出口的方法也是和来中国发展的外国品牌学的。”11月12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202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说道。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合资的具体模式也在变。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合资车企已经从1.0阶段走到了3.0阶段。在1.0阶段,外资或合资品牌将海外产品直接在中国市场引进生产并销售;到2.0阶段后,合资品牌开始为中国市场展开定制化开发,融入了中国市场的独特审美和功能需求;进入汽车“新四化”变革后,合资公司进入3.0时代,主线变为了“在中国,为中国”,甚至将中国技术导入全球市场。
在新合资模式下,合资品牌进一步加大在华投资,全面开展本土化研发。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已累计投资约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超760亿元)。其中,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合肥设立了其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紧接着,2024年4月,大众中国又宣布投资25亿欧元,用于拓展合肥生产及创新中心。
除此之外,与中国企业加深合作也是新合资模式下的新动向。此前,大众与中国本土企业国轩高科、地平线、中科创达、小鹏汽车等达成了合作,其中与地平线成立的合资公司,大众投资额高达24亿欧元。
在本次合资续约的基础上,上汽大众也公布了面向下一个合作阶段的具体发展规划,将在产品、生产、碳减排三大领域发力。其中,在产品规划上,至2030年,上汽大众将向市场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15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规划新车中,新能源汽车将是开发重点,包括8款纯电动车型、3款插电式混动车型,并将首次推出2款增程式车型。
2026年,上汽大众将推出两款基于大众汽车集团本土开发的CMP平台的纯电动车型,并将搭载CEA电子电气架构。
基于产品规划,上汽大众同步加快对产能布局的整体研判、调整升级,逐步缩减燃油车产能,加大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