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最有实权金控总座 王铭阳120天改革解密
▲开发金控总经理、中国人寿董事长-王铭阳(左2)。(图/商业周刊提供/摄影陈宗怡)
文/王姿琳
开发金控变得不一样了。今年3月,开发金控破天荒,首度举办集团春酒,金控资深副总经理张立人、凯基银行总经理张立荃等8位一级主管在内,不但事先耗费心思拍摄前导影片,更同台演出机械舞,让台下数千位员工又惊又喜。
当天晚上,这场位于圆山花博园区内的春酒,就像寿险业圆桌年会(round table)般隆重,所有员工都盛装出席,有人为了备齐领结、束腹、袖扣,自费五千元治装。这般场面,在这家金控前所未见。
其实,这个变革,只是开发金新人新政的一小部分。
外界鲜少有人注意,去年底开始,开发金高层历经了一场人事大地震。
原本开发金控的3家子公司中,只有凯基证券董事长许道义不在金控董事会中,但12月22日的一纸公告,无预警拔除凯基银行董事长魏宝生的法人董事资格,3天后,凯基银行副董事长王幼章也不再续任。
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人寿董事长王铭阳与其左右手、中国人寿副董事长郭瑜玲。
这个大地震,不只象征中寿在开发金控中的地位,一举超越了凯基银行,更预告全台湾的金控界中,最有实权的金控总经理,即将登场。
在台湾,多数金控子公司的实质负责人,是各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金控总经理并无实权;此外,很多具家族企业色彩的金控,其第2代、第3代在金控或子公司担任董事,血缘关系让他们成为真正握有实权的人。
但开发金总座王铭阳不但身兼该金控旗下最大子公司中寿的董事长,且在开发金的中高阶主管与董事会成员中,皆不见辜家3代的踪影,并不会上演老臣与接班人的矛盾戏码。
现在的他,可说是上有老板的充分授权,董事会与团队加持,本身又有财务操作专业,让他有空间大刀阔斧改革,「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最有实权的金控总经理。」开发金内部人士说。
会赚钱、不踩雷,加上3次精准的购并经验,正是王铭阳出线的主要原因。
时间拉回到2003年,当时中寿一直是国内保险业的后段班,甚至曾与问题公司国华人寿齐名,资产规模也只有1千2百亿元。为了改造中寿,开发金大股东辜仲找来王铭阳,只问他一个问题:中寿何时可以转亏为盈?他回答:5年看看。没想到,五年过去,中寿不只赚钱,股价更上演破底翻扬戏码,从不到票面价的8元,一路爬升到超过20元。
尤其王铭阳接手中寿之后,严格控制风险,只要是不熟悉的产品,决不贸然投资,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2008年金融海啸时,中寿全身而退,避开海啸前标榜高收益的担保债权凭证(CDO),逆势交出EPS 2.71元的好成绩。
做投资出身的他,对财务操作相当娴熟,14年透过3次购并,让中寿的资产扩增近10倍达历史新高。尤以2009年6月,他把握危机入市,以1元价格取得保诚人寿1万1千名业务员大军,与近两千亿元资产的战功最为显赫。「他对事情判断力强,思虑非常周延,不会为了其他人说什么就去做,而是准备好才出手,」郭瑜玲如此形容王铭阳。一位辜家老臣透露:「老板喜欢能帮他赚钱的人,」一针见血点出王铭阳能深受辜仲信任的原因。
他,带中寿一年赚90亿获利优、资产比母公司更高
无论从资产规模、赚钱能力、股价表现,王铭阳领军的中寿,不但居开发金旗下子公司之冠,放在金融上市公司来看,也是佼佼者。
摊开开发金控与四个子公司业绩比一比,母公司资产规模仅9千亿元,规模最大的凯基银行,也不过才近6千亿元,更遑论凯基证券的1千5百亿元,而从开发工银改制而来的中华开发资本,由于业务已切割给凯基银行,手中管理的资产规模仅370亿元,无论哪一个,和中寿约1兆5千亿元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
再从获利贡献度来观察,中寿去年赚进逾90亿元,也是开发金控下最赚钱的子公司,领先第二名的凯基证券有十亿元之多。至于业界最关心的股东权益报酬率(ROE),中寿达到10.3%,虽然较凯基证券的13.6%低,但与金控、银行和中华开发资本介于5%至7%的ROE相比,表现仍然相对突出。
此外,以截稿前的4月42日股价来看,中寿为31.65元,是开发金控11.05元的2.9倍,子比母贵。上述成绩,均凸显开发金控总经理大位,由王铭阳来坐最适合不过,「要从诸侯中选酋长,当然是找最大的啊!」一位金融业高层分析。
「决策明快、效率很高,」中寿总经理黄淑芬形容王铭阳的做事风格。这样一位手握实权、执行力又超强的金控总经理,上任短短120天,就大动作进行一连串改革。
首先,他大动作挖角投信业界资深好手,包括安泰前执行副总经理暨策略长张慈恩、第一金投信前副总经理暨投资长高子敬,甚至还把先前因身体因素请辞凯基证券总经理的辜家老臣丁绍曾,请回来担任凯基投信董事长,目标是在3年内,让凯基投信基金的规模成长10倍至8百亿元。
一位外资券商分析师指出,凯基投信规模长大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中寿直接购买其募集的基金,「就像爸爸有钱可以自己管,也可以给小孩管。」乍看之下,中寿购置资产的选项变少,对中寿百害而无一利,但分析师认为,寿险业在资本市场不佳时波动度大,若以集团方式操作,反而可以降低风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次,市场预估,要将中寿纳为开发金控百分之百的子公司,至少还需要八百亿元银弹,尽管开发金手中还有逾两百亿元的现金部位,但为了补足资金的缺口,王铭阳下令,要中华开发资本处分直接投资部位的获利。去年一整年,中华开发处分变现约50亿元,但今年光是第一季,就已卖股逾30亿元,速度加快。
此外,分析师也说,过去碍于创投法规限制,杠杆与自有资本比例必须1比1,意即100元的投资,就必须准备100元的资金,会浪费许多自有资本。但保险业务不同,杠杆比例甚至可以拉到14比1,同样100元的投资,只要7.5块的资本就能达成。 也就是说,中华开发资本上缴金控的金额,不只可做为收购中寿的资金来源,还能从金控的角度进行资本重分配,让寿险、商银进行杠杆倍数较大的投资,提升资本运用的效率。
自王铭阳去年12月中接任总经理以来,开发金的股价已上涨逾15%,今年以来,外资更大幅度买超开发金逾30万张,涨幅和扫货力度同样居金控股亚军,持股比率则提升近两个百分点,显示外资对其改革相当埋单。
不过,开发金控今年第一季税后净利近32亿元,虽较去年同期大增77%,但其股本庞大,EPS仅0.22元,在15家金控当中并列倒数第2。展望未来,开发金该如何提升整体获利表现,仍有待王铭阳整合资源的功力。
【更多报导】∎躺着赚,都赢苹果!全球最土豪公司,几乎没负债、半年净利9900亿元
∎毕业领22K,27岁当上CEO!一个台湾女生去新加坡打拚的反省:领低薪,是自己选择错误
∎王牌房仲50岁退休,放着跑车不开,改当公车司机:每天6点起床,被人需要才快乐
∎肖想当头家,把店面交给儿子做便利店...老父赔掉家产启示:台湾早没有所谓的「金店面」
∎其实「六块肌」一直都在你的身体里!健身教练:做对4件事,腹肌自然而然就出现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1589期。※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