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愛與希望:重返《愛在暹邏》與泰國LGBT+故事
2022年《爱在暹逻:数位经典版》重回台湾院线,我们该如何重新阅读这部青涩爱情作品中的性别议题与泰国脉络呢? 图/《爱在暹逻:数位经典版》
「只要有爱,就有希望」
你对这句Slogan还有印象吗?它出自一部深植在台湾7年级爱泰族心中的经典青春爱情电影:《爱在暹逻》(รักแห่งสยาม)。2007年甫在泰国院线上映时便高占票房冠军,随后引起大众广泛讨论且获奖无数,维基百科还有专门条目介绍该片所获大小奖项。《爱在暹逻》紧紧抓住2位高中少男──栋和缪──在家庭羁绊与同侪压力之下,探索自我性向的青涩模样,成功掳获泰国本地、日本、台湾、乃至中国大量影众,更代表泰国角逐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然而,这部在台湾主打男同志青春爱情主题的电影,15年前在泰国上映时,采用的宣传策略却很「直」:让两男两女并列于宣传海报,没有任何酷儿元素。许多泰国观众是进了戏院,才发现这不是传统异性恋青少年纯爱恋曲。当年《爱在暹逻》的宣传手法引起些许争议,但也因如此,它才得以成功打破电影市场,令观众耳目一新。自《爱在暹逻》之后,泰国影视作品对LGBT+的描写越发多量与多样,甚至成为新兴泰潮流文化输出主力。
15年后,《爱在暹逻:数位经典版》重回台湾院线,我们该如何重新阅读这部青涩爱情作品中的性别议题与泰国脉络呢?
▌ Kathoey与Gay:泰国性别气质与角色脉络
《爱在暹逻》的故事围绕在两位从国小相识、分离,到高中又再度聚首的少男。两人在面对各自家庭困境中相互陪伴,爱恋情愫也从中萌生,成为推动两位男主角自我情感探索、处理家庭与同侪关系的重要趋力。这是《爱在暹逻》最为人乐道之处:酷儿情感及其发展张力紧扣于各式人际关系,生动刻划男同志青少年处境。
有趣的是,两位男主角在片中并未开诚布公地走向出柜,而是抵抗、逃避或虚以委蛇地应付来自家庭与同侪关于自己性倾向的试探与诘问。而且,这样的诘问不只是确认男同性恋身分,其语境更附加了泰国对于性别气质的检视。
举例而言,从缪喜欢音乐、下课时间不和同学踢球、在食堂被孤立的场景中,可以知道国小时期的缪过得并不好。缪在厕所遭到同侪霸凌时,被调侃道「这不是那个很会弹钢琴的缪嘛!ติ๋ม ๆ」。泰文的「ติ๋ม」用来形容男性缺乏男子气概,反映了国小阶段的缪因其阴柔气质而成为霸凌对象。
尽管后来缪因音乐才华成为高校红人,但街坊邻里仍因其性别气质对他「另眼相看」。全片里,唯一脱口为缪定位性别认同的,不是缪的重要关系人,而是邻居:「大家都知道缪是Kathoey(กะเทย)!」暗恋缪许久的女配角一听到这句话,立刻反驳道「缪不是Kathoey,缪是男的!」。
Kathoey不是男生,那是什么呢?
缪因音乐才华成为高校红人,图为电影其中一幕,来看缪演唱练习的栋。 图/《爱在暹逻》剧照
《爱在暹逻》的故事围绕在两位从国小相识、分离,到高中又再度聚首的少男。两人在面对各自家庭困境中相互陪伴,爱恋情愫也从中萌生。 图/《爱在暹逻:数位经典版》
Kathoey是泰国多元性别文化中渊远流长、最具知名度的性别角色。在过去,Kathoey多用来指称男性同性性行为者、雌雄同体,以及男扮女装者等等,并伴随着歧视口吻。现今,Kathoey多指称为跨性别女性,其身分认同也逐渐受到社会肯认。但无论如何,电影里以音乐偶像为人设的缪,都与当今Kathoey的形象差距甚远。电影当中这段Kathoey的「误用」,折射出泰国性别分类观与西方LGBT+概念之间的微妙差异,而两造在历史上的共通之处,或许就是贬抑具阴柔气质的生理男性吧。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电影里说出「大家都知道缪是Kathoey」的邻居,正是由导演所饰。尽管没有资料显示自编自导自演《爱在暹逻》的导演马雕(Chookiat Sakveerakul,「马雕」为其泰文小名)是否在电影里投射了自身经验,但这样的「别具用心」,显示这部片在性别议题上用力甚深。
相较于在剧情一开始性别气质就遭检视的缪,会抽烟喝酒、踢足球的栋,在电影上半段还跟关系疏离的女友歹戏拖棚,周遭死党也未从盈溢阳刚气质的栋身上揣测其酷儿身分。直到剧情后段,死党们才从流言蜚语中,单刀直入地诘问栋的性倾向:「你只要短短地回答是或不是,你是เกย์(Gay)吗?」阳刚气质的栋不会被期待成Kathoey,只会被要求直接了当地承认其Gay身分。
这当中缘由,或许与泰国Gay的概念生成缘由密不可分。
「大家都知道缪是Kathoey。」说出这句话的邻居(中间),其实正是自编自导自演《爱在暹罗》的导演马雕(Chookiat Sakveerakul)。 图/《爱在暹逻》剧照
图为暗恋缪许久的女配角,在她的房间里贴满了缪的照片。 图/《爱在暹逻》剧照
泰文「เกย์」是Gay的直接音译。换句话说,Gay对泰国而言是一种外来概念。二战后,美国视泰国为东南亚重要的反共盟友,更在越战时期将泰国打造为后方军事基地。大量美籍男性外派人员进驻泰国,服务外籍男同志的性服务业也应运而生。在当时,不论性别气质与身分认同为何,只要是本地从事男性同性性服务者,都会被称为Kathoey。
直到1965年,在泰政经关系良好,担任曼谷外媒要职的美国人Darrell Berrigan在车上遭到枪杀,嫌疑犯则是锁定为与该位美国人发生性交易的泰国人。此一消息的曝光让泰国举国哗然——过往藏于地下或社会边缘的Kathoey性工作者被浮上台面检视。为报导此事,曼谷的外媒与本地泰媒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将本地Kathoey与西方Gay两造概念相互对位、区分,Gay一词就这样被转译进入了泰文公共讨论领域。
时至今日,来自西方、更现代、高级意味的词汇Gay,取代了1960年代初带有「有色眼光、阴柔指涉」的Kathoey,成为泰国男同志身分认同的名号。尽管当今泰国社会对多元性别气质表现采开放态度,Kathoey一词仍会在阴柔气质鄙视链中默默成为被污名或自嘲的位置,与台湾男同志圈「拒C厌娘」现象甚为相似。2007年《爱在暹逻》里「缪被称Kathoey;栋被问Gay」的论述安排,恰好隐隐带出这段始自1960年代泰国现代LGBT+概念演变史。
图为1982年8月13日,一名在曼谷市中心舞厅的男舞者。在《美联社》此档案照片里对当时氛围的描述下,泰国同志享受无忧无虑的环境,没有相关法律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 图/美联社
▌泰国LGBT+电影史中的《爱在暹逻》
不可讳言地,红透半边天的《爱在暹罗》确实对于泰国LGBT+影视再现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爱在暹罗》并不是第一部泰国涉及同志题材,也非第一部对本地LGBT+别具正向意义的电影作品。它的重要性,必须从电影史中承先与启后两端来看。
早期泰国电影中的LGBT+角色多半被安排为丑角或反派。例如1974年的《食妻者คนกินเมีย》就将男同志刻划为精神病患者。就算LGBT+角色在电影中有较多戏份,那通常也都悲剧导向──1985年经典的《最后一曲》(เพลงสุดท้าย)叙述一个跨性别歌舞剧明星因单恋而在台上举枪自尽的故事。
到了1990年代,受到好莱坞大片引进与电视媒体崛起的影响,泰国本土电影界进入衰退低谷,产量锐减,更遑论多元性别角色的题材有机会面市。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泰国崛起一股「电影新浪潮」,新兴的选题与拍摄手法重振萎靡已久电影产业,也让多元性别角色有了发挥空间。完全以跨性别角色Kathoey为主轴的《The Iron Ladies》(สตรีเหล็ก,台湾译做人妖打排球)在2000年大受市场好评,红到台湾;另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美丽拳王บิวตี้ฟูล บ๊อกเซอร์》则是展现Kathoey在男性主导的泰拳场上争取认可的过程。
时至2007年,除《爱在暹逻》之外,当年至少还有5部涉及LGBT+电影在泰国院线上映。但为何唯《爱在暹逻》知名度与影响力最显著呢?或许可以从宣传海报一窥端倪。在首版宣传海报上,栋、缪与另两位女配角两两相衬,彷若两对男女情侣,电影预告片亦未透露任何同志色彩。剧组似乎有意符应泰国自1980年代以来票房保证公式:异性恋青春高校浪漫爱情片。直到观众进了电影院,才知道自己「被诱导了」。
《爱在暹罗》并不是第一部泰国涉及同志题材,也非第一部对本地LGBT+别具正向意义的电影作品。左起依序为1985年的《最后一曲》、2000年的《人妖打排球》、2003年的《美丽拳王》。
近年泰国LGBT+主题电影越来越多样,泰国甚至也成为BL影视生产基地与文化输出中心。本部2020年2月上映的《只因我们天生一对》席卷亚洲,在同年4月就已经在网路上累积一亿观看次数。 图/《只因我们天生一对》剧照
尽管已有许多LGBT+题材电影做为前例,导演在宣传期却仍刻意与「酷儿电影」这样的分类保持距离:
「这不是一部全都是同志角色的电影,我们并非专注在同志议题,高举出柜大旗。我们并不想为这部电影加上同志标签」。
导演的宣称可能来自片商给予的压力,但《爱在暹逻》的剧情轴线确实交错于亲情、友情与爱情之间,观众与影评人一时难以将其置入既有分类。Pantip.com(类似泰国版PTT)版上就曾发起投票,结果有将近一半的观众认为《爱在暹逻》不属于同志电影。有影评写到「若把《爱在暹逻》视为青春同志片,那就错估其力量与意图了」;「这不是同志电影,而是带有同志主题的青少年爱情故事」。刻意不让电影落入既有分类,抱持开放结局,反倒开启泰国社会对同志叙事的思辩,也让不同性向的观众能在电影错综的情感线路中,找到自己可以代入的位置。
某种程度而言,票房极高的《爱在暹逻》成为泰国LGBT+电影发展的分水岭。2010年,泰国第一部以女同志为主题的电影《拉小手Yes or No อยากรัก ก็รักเลย》上映,宣传海报上就直白地告诉观众这是部关于两个女生恋情的故事。近年泰国LGBT+主题电影越来越多样,酷儿电视剧也因为串流媒体的兴起而越来越蓬勃发展,甚至成为BL影视生产基地与文化输出中心,席卷东南亚与东亚。2019年,《爱在暹逻》在泰国重新上映,海报一改12年前的隐晦风情,直接采用栋和缪并肩而坐的画面。泰国的同志电影终于不再是2007年导演担心的「非主流」了。
相比起当初上映视乎以「两对情侣」作为宣传模式,《爱在暹逻》2019年在泰国重新上映时,直接采用栋和缪并肩而坐的画面。 图/《爱在暹逻》
▌《爱在暹逻》中的酷儿困境与泰国的家庭主义
如果你看过《爱在暹逻》,应该很难不对充满遗憾的结局感到困惑。栋对缪说「我不能和你交往,但不代表我不爱你」,为什么?明明双方透过亲吻确认彼此心意,各自克服面对同侪与家人时的出柜困境,最后也争取到自己重要关系人的支持,那栋为什么选择不与缪在一起,反而回到母亲(原先对酷儿最为抗拒的角色)身边,留下缪独自一人承受失恋苦楚呢?
这是《爱在暹逻》影迷长久以来心中的疑问。不论台泰,许多对该片的评论由此展开。多数评论者拥抱了这个遗憾,认为「不圆满的结局让男主角间的爱升华到更深刻的层次」,将片中亲情、友情、同/异性恋爱情剧情轴线交互检视,得出暖心结论,并对电影最后一幕──缪坐在床上苦甜参半地痛哭──赋予诗意的解读。
但并不是所有评论都如此正向。文化研究学者Brett Farmer指出:栋最终的抉择,显示他看重家庭关系,更甚于自身情欲。这样的「家庭优先」逻辑具有性倾向上的差异——比起异性恋,同性恋(或酷儿倾向)更会威胁到家庭关系。家庭优先逻辑也与泰国社会看重阶级地位与集体主义及其有关。
泰国政治学学者Thanes Wongyannava将国族主义与家庭主义并置而论:「泰国做为一民族国家,与其说是想像的共同体,不如说是想像的大家庭」。从过去君权时代的暹罗到军权时代的泰国,家父长式(paternalism)的治理让当代泰国性(Thainess)充斥着威权与异性恋色彩。LGBT+的身分认同,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泰国国族价值的挑战与破坏──这与台湾过去推多元性别平权,被冠上「有违华人传统价值」是同一逻辑。
透过亲吻确认彼此心意的缪和栋。 图/《爱在暹逻》剧照
「我不能和你交往,但不代表我不爱你。」和缪说完这一句话后,回到家拥抱母亲的栋。 图/《爱在暹逻》剧照
《爱在暹逻》佳评如潮,但不是所有佳评都对LGBT+表以友善。在该片获奖榜单中,有一个令人费解的「心理健康媒体奖」,由泰国卫福部心理健康司颁发,表扬该电影「促进国民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但得奖理由全围绕在电影中的家庭元素,对LGBT+内容一概不谈。《爱在暹逻》跳出常见同志叙事范式──既不是庆祝出柜万万岁,亦非哀怨全世界负我──让影迷与剧评眼睛为之一亮,但在保守派的眼中,却可能是全然相反的解读。
当然,也有其他学者以较为正面的观点看待《爱在暹逻》与泰国家庭主义之间的关系,认为栋坦然面对自己的酷儿欲望,却不放弃家庭的社会义务,「以包容性的家庭主义来理解酷儿」,让LGBT+的身分认同不至于成为威胁传统泰国性与国族和谐的「外部因素」。
不论采取正面或反面评论,《爱在暹逻》始终在影迷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时隔15年,泰国社会历经风风雨雨,LGBT+权利倡议者不仅走上街头,更在2019年走进政坛,成为国会议员。不论是影视还是政治,泰国性平环境都有所不同了。
与其将《爱在暹逻》视为缅怀青春的经典,不妨将其视为是重新认识泰国、检视社会变化的起点。
从《爱在暹罗》上映至今泰国社会历经风风雨雨,LGBT+权利倡议者不仅走上街头,更在2019年走进政坛,成为国会议员。不论是影视还是政治,泰国性平环境都有所不同了。图为2021年曼谷一家购物中心以彩虹旗装饰,庆祝「同志骄傲月」。 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