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连续八年以民生实事工程推进城市交通治理

胡诚浩、林佳萍

12月19日上午7时,在绍兴越城区解放大道与凤林路口交叉口,“AI交警”正式上线。这是绍兴市首批上线执勤的80个“AI交警”之一,它们根据实时车流量调整信号灯放行顺序和时长,为提升路口通行效率提供了新解法。

交通智能化提升工程是2024年绍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自2017年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绍兴市已连续8年将城市交通治堵列入民生实事项目,以一座城市的绵绵用功疏解交通拥堵之困。

8年来,尽管绍兴的机动车保有量猛增70余万辆,让这座古城的道路交通压力备增,但城市的整体拥堵指数却逐年下降。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机动车保有量200万辆以下城市中,绍兴交通健康指数今年连续3个季度排名第一。

智慧交通助力畅行

12月18日早高峰,市民李明翔从越城区塔山街道的家里开车去镜湖新区上班,8公里的路程只开了十来分钟。路上的红绿灯一个没撤,但通行效率提升了不少,遇到的绿灯一个接一个。

原来,他走的几条主要道路都有“AI交警”在指挥。

过去,马路上信号灯的配时,大多是根据经验或者过往规律,提前设置好时间,但是每天的车流量并不恒定,会发生动态变化。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信号灯配时?今年绍兴市将交通智能化提升工程纳入民生实事,对信号灯进行智能化提升改造,搭建AI信控智适应系统,以数字赋能交通治堵。

“我们对全市206个具备条件的路口进行了试点,优化调整路口信号灯配时原则,根据不同时段制订配时方案,路口管理更加精细化。同时,在路口上线‘AI交警’,实现信号灯放行顺序和时长的动态精准控制。”绍兴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副局长丁强说。

经过优化调整,多个路口的红绿灯变得更加“智慧”,实现互相协同,形成一段段绿波带,有效提升通行效率。根据实地测试和交通大数据比对,绍兴市实施“绿波方案”的10条主次干道,只要按照“绿波建议时速”行驶,整体行程时间可缩短22.59%,平均车速提升30.11%,停车次数减少80.77%。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管”,其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效率和幸福感。改造智能交通设备、建设绿波带,已成为推动城市治堵的创新之举。

立体交通加速成形

立体交通的快速推进,是绍兴城市治堵的另一剂良方。

近年来,绍兴市依托民生实事工程,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不断扩容交通路网,打造立体交通体系,让这座城市“活血通脉”。

早在2017年,绍兴市便谋划启动市区快速路建设,将其列为当年民生实事之一。2022年3月19日,绍兴首条智慧快速路——于越快速路正式通车,开启了绍兴的高架快速路时代。之后,绍兴市陆续建成越东快速路、山会高架路、大禹快速路等纵横交错的快速路体系,形成二环快速路网闭环。未来5年,还将加快推进绍兴市区第二轮快速路建设规划,计划再实施16个快速路建设项目,形成一张通达三区的快速路网。

快速路的快,不光体现在行驶感受上,与快速路衔接的区域路网,也因快速路的开通,整体拥堵情况得到大幅缓解,让市民真切感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便利。

空中,纵横交错的高架快速路车流不息;地下,一张风驰电掣的地铁网,正在不断加密。2022年4月,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运营,标志着绍兴成为继杭州、宁波后,省内第三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此后,绍兴地铁一年一跨越,地铁2号线一期、地铁1号线支线(黄酒小镇站—大庆寺站)相继开通运营,加速绍兴地铁连线成网。

“目前,我市已开通3条地铁线路和1条城际线。”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地铁线网总运营里程达61.2公里,运营车站38座,地铁线“成网效应”加速释放,进一步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情况。

公共交通多向发力

家住绍兴上虞区的市民王鑫在越城区上班,每天需要在两地往返。自从地铁2号线和配套接驳公交开通后,乘坐公共交通即可上下班,真正实现了“地铁到站、公交到家”。“通勤时间大大缩短,还省了不少油钱。”王鑫说。

为了促进公交、地铁接驳“少换乘”甚至“零换乘”,绍兴市根据地铁建设进度,提前规划公交接驳线路,适时增设地铁沿线站点及周边公共自行车网点,确保公共交通无缝衔接。“今年地铁1号线支线(黄酒小镇站—大庆寺站)开通前,我们提前规划接驳专线,并同步调整现有公交线路,实现高铁、地铁、公交一体化配套。”绍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此外,为保障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畅通,绍兴市相关部门还在地铁1号线、2号线沿线站点及周边公共自行车网点开展新增及改造工作,目前已增改网点52个,新投放公共自行车1200辆。

“公共自行车绿色环保、经济实惠,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在方便市民日常出行、缓解交通拥堵上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绍兴市委党校教授杨宏翔认为,“地铁+自行车”的出行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减少了换乘其他交通工具而产生的不便和额外成本,是一项亲民惠民之举。

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同样是绍兴市缓解城市拥堵的一剂良方。在绍兴,改善公共出行条件多次被列入民生实事工程,从2018年的改善公交出行条件,到2024年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0条、新增轨道接驳公交2条,顺民意暖民心。

其中,公交线网的一次次迭代升级更如同一面镜子,不仅直观反映了绍兴公共交通的迭代升级,也映射出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光彩。地铁接驳专线、跨市域公交、融杭公交、通勤(定制)公交……绍兴公交线网正全力融入“城市末梢”,四通八达,高效便捷。

而地铁的开通,让原本拥堵的绍兴古城交通得到明显缓解。数据显示,绍兴地铁自开通运营至今已累计发送旅客超9300万人次。

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方式,让市民出行多了一份从容。

“一座城市的交通治理水平是一座城市整体治理水平最直观的表现。绍兴连续8年以民生实事工程推进城市治堵,展现了绍兴市委市政府直面民生、心系民情的为民情怀,顺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断提升着这座城市的品质与能级。”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与市政规划分院院长刘丰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