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从花莲地震谈台湾灾害防治的挑战

本次震灾太鲁阁地区现场,通讯受干扰,搜救困难,倚重外国无人机团队协助。图/美联社

花莲发生台湾25年来规模最大的地震灾害,虽从结果来看灾难损害尚在可控管范围、多数人员也即时脱离现场降低了伤亡数,但陆续传出的中横公路柔肠寸断、新北捷运梁轨移位、软脚虾大楼倒塌等问题却不容忽视,如何降低损害、防范灾害于未然,应列为本次事件检讨时的主要课题。

这次让全台有感的地震规模达芮氏规模7.2,即使地震频仍的花莲也属少见,若不是发生时间刚好在早晨、震央位于外海偏离核心地区、虽属极浅层地震亦有15.5公里的深度,后果如何实难以想像,我们无法预测下一次灾害将于何时降临,但从灾后各种现象观察,在「尽人事」方面还有努力的空间。

地震灾害善后的首要焦点,为失联人员的发现与抢救,科技器材的辅助更被寄予厚望。而本次震灾的太鲁阁地区现场,受制于环境地形及通讯受到干扰,台湾的无人机几经测试却难以胜任,必须倚重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土耳其无人机团队,来台协助测试。我们感谢土国提供的专业协助之余,也要体认到救人如救火,如何最快速的精准掌握到灾害现场的人员数量、位置,至为重要,在台湾的无人机实力更加精进之前,或可直接跳过开放外国团队协寻,才能跟时间赛跑。

不久前,准总统赖清德前往嘉义,视察亚洲无人机AI创新应用研发中心时,也出现能搭载轻型飞弹的无人机螺旋桨驱动马达上,印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业者一样解释这是测试阶段,未来将更换为台湾制造,我们的无人机领域实力究竟为何,当时已被打上问号。对照本次太鲁阁的救灾测试无功而返,现有团队对于重点发展产业的实际能力,会否基于邀功或争取预算等理由而夸大其辞,颇值得将上任的新政府好好检视一番。

其次要提及的,也和导入科技运用于救灾有关系。台湾除了地震之外,还同时承受着极端气候的试炼,这次地震发生后,即将来临的锋面所带来的雨水,是否会让当地的土石流进一步恶化,颇令外界担心。其实早在2012年的国道基隆七堵段发生走山、四人罹难,以及2018年台铁普悠玛列车出轨翻车,造成18人死亡、逾200人轻重伤等事件以来,不断有科技业者呼吁,要善用科技预警能力应付天灾,国外亦有先例,全天候24小时监控边坡的技术早已成熟,如在容易发生土石流灾害的地段,广设侦测器,导入人工智慧擅长分析数以万计微弱讯号,进行预防性维护的做法,一发现异常,立刻通知进行养护,那些呈现在萤幕上,令人怵目惊心的土石流爆发走山场景,才有降低的可能。

震灾还引起民众对于住屋安全问题的重视,全台陆续开出多栋红单与黄单的危楼建筑,必须尽快完成修补,问题在于,虽动员专业技师339人投入勘灾,但标的还是各地汇整民众请求的建筑物个案。换言之,如有民众担心鉴定结果被列为危楼,会影响其房价或对外租售时,很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申请鉴定。推估本次震灾受损的房屋,绝不只目前公布的数字,若真要让震后民众住得安心,主动对全台建筑进行一次危楼总盘点,应是可以考虑的作法,但如此一来很难避免最后公布的结果,将对特定建案或建商造成负面影响。是否愿在住安问题上跨出这一步,对执政者是一大考验。

最后要提的是金融层面,主要关于保险机制的强化。台湾长期面临台风、地震等难以预料灾害的侵袭,透过保险机制分散风险是最好的方式,但我们的产物保险始终聊备一格,规模难以和人身保险相提并论,不含新冠疫情特殊情况的整体产险业全年业绩表现,往往比不上任何一家公股银行,也由于不论企业或个人,对于拥有的产物缺乏风险意识,导致一旦遭逢灾害只能自行承担损失。以本次的震灾来说,据住宅地震保险基金统计,至3月底全台湾住宅地震险投保率为38%,灾区花莲只有30%,投保率最高的桃园市也只有46%、不及5成,由于保额不高,当房贷户缴清房贷后大多不再投保。

此一现象如要改变,靠民间自发实难以办到,如果真认同此类保险的推广有其必要性,何妨比照强制险的做法,先架构一个非保不可的基础险种,再配合业者发挥创意叠加新的保险内容,配合政策提供诱因、鼓励发展,既有利于保险安全网的建置、提升风险意识,也可对台湾脆弱的产险市场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