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法治破窗效应正在蔓延
针对群众「路过」中正一分局事件,台北市长郝龙斌(左)12日10点前往中正一分局慰劳提出请辞的分局长方仰宁(右)及基层员警。(刘宗龙摄)
太阳花学运期间,台北市警局中正一分局曾数度执行驱离任务,尤其在攻占与驱离行政院办公大楼过程中,曾发生严重冲突,造成若干流血事件。学运甫告落幕,旋传出学生透过网路号召群众包围台北警局中正一分局,要求分局长方仰宁出面事件。当群众情绪逐渐失控之际,方仰宁被迫表态递出辞呈、接受上级调查后,群众才慢慢散去。
方仰宁表态辞职的第一时间,郝市长并未表示支持方分局长,直到网路上按赞支持方局长的人数一路攀升,市长才说出力挺警方执法的话语。政治人物的表现,显示台湾受到民粹政治严重影响的程度,我们期期以为不可!请问,难道说有了网路与网民的时代,我们就不再需要政府了吗?
社会学中有个著名的破窗效应理论,大意是说,社会环境中的违法现象如果继续放任其存在,就会引来倣效,以致变本加厉。而其所以称为破窗效应,则是缘自于理论提出者的举例,一座大厦出现了几个破窗户,如果不进行修补,就会出现后续的破坏行为,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之后甚至可能会有人闯入、占据、纵火。又譬如行道上的纸屑如果乏人清理,垃圾就会增加,终至有人直接将垃圾抛弃在地。
破窗理论说的是防微杜渐的道理,及时制裁轻微的犯罪,有助于减少严重犯罪行为的发生。纽约市依照破窗效应理论进行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就是验证破窗效应理论最负盛名的实例。修补破窗,则是社会学所提出的救济手段;这就需要执法的警察尽早识别及采取适当行动,既须保护守法的人,也要促进居民参与维持公众治安,还应进行社区协调,共同处理破坏窗户所带来的治安问题。
让我们回到台湾社会。学生运动原来是积极社会参与的表现,即使是主要的诉求是在表达对于政府的抗议,政府不但应该给予高度的宽容,还应该提供必要的保护。
但是,透过社会参与表达政治抗议应有底线,就是「举止和平」。太阳花学生运动冲入立法院占据议场,使得国会无法继续议事,其实已经逾越了「举止和平」的底线,嗣后因为负责国会秩序的王金平院长持续不肯召警进入立院强制驱离,所以让学生们占领了国会长达3周;是否因为已经得到议长的同意而不再算是违法的行为,也许还有可说。但是一群人决定转而攻入行政院的举动,并没有得到行政院的同意而恐已有违法之嫌,其实这正是他们不能得到社会舆论同情与支持的主要原因。
警方在依法强制驱离的过程中,固然不能有过当的举措,果真发生逾越执法合理范围的举动,亦应追究执法人员的责任,但也不能因为行动中无法完全避免肢体冲突以致有人受伤,就该将警方的驱离整体说成并不合法。而是谁冲进了行政院,该要负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与是谁在驱离的行动中执法过度,该要负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都一样应该依法进行调查,不是靠民粹的武断认定就可得出结论。否则我们要问,台湾除了网民之间随时互动连结,到底还需不需要法律、政府、执法的警察、检察官,还有法院?
有学生在运动撤出立法院告一段落之后,用网路号召群众包围警察局追究警方驱离行动的责任,其实并不可取。这像是又一次以公平正义的决定者自居;也容易引起类似帮会私力寻仇的联想,都不是民主社会,不论是少数还是多数,值得鼓励的行为。
面对纠众包围警局的行为,做成警方驱离行动的政治决策者,如果还是只能跟着社会舆论风向决定是否选择支持警方,那就无异于民粹治国、网民治国。政府必须严肃回答这个问题:有了网民之间可以随时互动传递讯息,台湾到底还需不需要执法的警察?
太阳花运动攻占立法院,是台湾民主大厦被打破的第一块窗户玻璃;接下来攻入行政院,是被打破的第二块窗户,包围警察分局是几乎被打的第三块玻璃。向公权力机关发动包围,挑战公权力执法的底线何在?会依照破窗效应理论接二连三继续发生吗?
观察台湾社会现况,不能说破窗效应理论是危言耸听。台湾民主大厦的窗户玻璃,一块接着一块被丢来的石头打被,我们必须再问一次,破窗要不要进行修理?要防止民主的窗户继续被打破,台湾究竟还需不需要警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