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解救青年低薪 赖清德该做的事
中国时报社论
总统当选人赖清德以4成的得票率赢得2024年大选,能在三强鼎立中杀出重围实属不易,然而相较于2020年他以副总统身分参选那次,明显看到执政党有青年票大量流失的问题,因此选后政党便以「投资未来世代」为名举办青年论坛,企图日后透过政策赢回年轻人的支持。从陈水扁总统开始,每回的政党轮替都与青年低薪有关,遗憾的是这次民进党的青年论坛结论竟没有低薪对策。
营造优质劳动环境
回想2008年马英九总统以「633政见」获得广大国人的支持上台,却也因深植人心的22K措施丢失青年票,继任的蔡英文总统记取教训,年年调升基本工资改善低薪,但没想到的是低薪族群不减反增,现在还有1/4的大学毕业生起薪就是基本工资,相较于主计总处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全体受雇员工平均总薪资每人每月8万5796元,直让人搥心肝哪!难怪每回当局公布平均薪资数据时,底下的留言总不乏「抱歉,我就是拉低平均数的那个」。
以基本工资救低薪,最大的致命伤,是当政府年年固定调升时,雇主自然不会主动为领基本工资的边际劳工加薪,也不会为公司内薪水略高一点的同仁加薪,因为近几年蔡政府一直是「强力做多」,所以每回提高基本工资后,就会拉近两者间的薪资差距,甚至拉齐,才会导致领基本工资的低薪族日益增多,同时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现象。
一般劳动市场中核心劳工才是老板会主动照顾的对象,当边际劳工由政府「做多」拉擡薪资后,雇主很容易就会忘了中间的劳工,遂产生M型化现象,这就是今日我们的处境。
在野党的国民党了解「得青年者得天下」的道理,故于五一劳动节前夕提出「加薪三法」,鼓励企业加薪换抵税,借以吸引年轻选票。其实早在2015年国民党执政时便已有「加薪四法」修正案,但日后通过的版本施行成效欠佳,以《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为例,主要就是有景气启动门槛,必须失业率连续6个月高于3.78%,以及创立增资投资额门槛的前提,导致财政部统计每年申请企业仅千家,因此在今年4月中旬行政院院会就通过修正草案,删除此项规定。这回国民党的主张则更进一步,让修正内容更有利于劳工。但这样就够了吗?
对于低薪成因,学者专家提出多种看法,有认为现今大学学历贬值乃教改广设大学所致,亦有直指产学落差,半导体产业强强滚,但只有3成的大学生就读理工科,7成的毕业生都去了服务业,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加薪不易;也有人认为是劳动成本过高,资方要负担的劳健保费率的比例偏高,加上有劳工退休金的提拨责任,使得老板就算赚钱也不想调本俸,以免增加社会保险缴付金。可见问题盘根错节,单靠调基本工资,抑或「加薪三法」均难纾解。
创建人才流动机制
或许正因如此,民进党的青年论坛才无法针对低薪提出对策,这回赖清德因在野彼此瓜分票源而胜选,如果不想被年轻人手中的选票给轮替,首要大力改变现行作法,为青年打造一个兼具弹性与安全的就业环境。
不晓得赖准总统有点过外送吗,知不知道外送员是劳工,还是承揽外送业务的自营作业者?其实外送员是近年来最不缺工的行业,但身分不明,六都中仅部分有平台业者管理办法,但缺乏外送员权益规范,使得外送员纵有工会,也无法与平台协商薪资计价调整内容。这就是赖桑第一件可以做的事,不要让外送员跑越多心越累。
第二,私校大退场,赖准总统可晓得老师们在转职期间不像劳工有「就业保险」可以度小月?事实上公私部门间的人才流动并无可相互衔接的机制,怎么修法让分别在公私部门工作的年资并计,才能人尽其才,鼓励老师往业界发展,提升产业升级量能,同样的让业界人才到公部门推动创新。
再来,把就业环境弄好的同时,如何让AI人工智慧成为每个人的标准配备,透过学校教育、职业训练使得科技协助大家提升效率与效能,为自己争取加薪。
有更优质的劳动环境、有人才流动机制、有AI这个好工具,配合政策面的鼓励加薪措施,相信解除低薪魔咒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