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陆资不是炸药包而是润滑剂

旺报社评

蔡政府执政5年来视陆资如洪水猛兽,祭出种种严苛条款限制陆资来台,经济部投审会日前公布今年前3季投资状况,核准陆资投(增)资金额为3406.2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2.06%;9月陆资来台投资件数为零,但阻绝陆资于境外符合台湾利益吗?台湾经济会更安全吗?应理性思考以下问题:

其一、两岸经济脱得了钩吗?两岸政治关系虽趋冷,但两岸经贸却是另一番景象。据大陆海关总署10月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9月两岸贸易额为239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8%。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18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大陆向台湾出口570.5亿美元,同比增长32.6%。今年前3季,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已突破1200亿美元。

繁荣台湾 让阿里登台

再看去年的数字。2020年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额达1514.52亿美元,占台湾总出口额的43.9%,大陆(含香港)稳居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地。2020年台湾对美国贸易顺差是170亿美元,对大陆贸易顺差是1400亿美元,相差数倍。

两岸经济高度依存是事实,「经济去中」、「两岸经济脱钩」只是幻想。川普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曾多次举行听证会,绝大多数参会的美国企业代表力证,如将供应链从大陆转移不仅耗时长久、成本高昂,且有诸多隐性成本无法考量。今年10月初,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承认,与大陆贸易「脱钩」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并不现实,美国应该思考如何与大陆「再挂钩」。就连美国都如此,何况台湾?

脱钩不易,重建更难。民进党收紧陆资引发台湾经商环境恶化疑虑,不少陆企都在谨慎评估,如果台湾当局持续不友善,是否有留下的必要,大陆民间亦累积不少负面观感和情绪,更遑论新的陆资进来,这也难怪9月陆资来台挂零。

其二、经济发展与政治考量孰轻孰重?2021年上半年台湾经济成长率达到8.31%。这其中不能无视两岸贸易的贡献。此外,台湾不少行业虽有亮眼成绩,如半导体、精细化工、精密仪器行业等,但其他产业的发展现状也不容忽视。台湾观光业、餐饮业、零售业,依然深受两岸互动状况的影响。

真爱台湾 应自信开放

台湾是外向型经济,需要外来资本与外部市场。陆资来台能提供税收、为业者提供合作和就业机会,也能丰富台湾民众消费选择。以淘宝为例,阿里巴巴如果在台设公司,聘用台湾的员工,采购台湾的商品,提供平台给企业卖货到大陆,给台湾的中小电商也提供了进货渠道和发展机会,亦方便台湾民众,繁荣台湾市场,有何不好?

但民进党只顾自己的政治小算盘,不管台湾整体的经济帐。其实,相比封杀陆资本身对经济的影响,更值得忧虑和警惕的是民进党政治挂帅的思维和本末倒置的做法,又怎会有发展经济、服务民众的精神呢?禁绝两岸交流、不让台湾民众从中获益、制造「反中仇陆」氛围,到底是真的「爱台湾」还是只为操弄两岸议题谋求选票?

其三、愈开放愈自信,愈自信就愈开放。大陆近年持续放宽外资准入,不断优化经商环境。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再次展示大陆市场的开放性和对外资的吸引力。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进博会上的演讲,透露出大陆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如果按照民进党的逻辑,大陆基于国家安全等等考虑早就不该开放外资、台资进入。

开放与自信的良性循环,于经济、于政治都是利多。两岸战争乌云密布的此刻,大陆仍在全力拚经济、求发展,这也是台湾认为战争不会来临的一大原因;如果现在仍有大量陆资来台,世人就不会忧心两岸战争爆发。从这个角度看,陆资不是炸药包,反而是润滑剂;限制陆资来台的民进党政府,才是把两岸引向战争边缘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