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文旅大爆发 关注乡村新蓝海
旺报社评
大陆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国内旅游明显复苏,其中乡村文旅表现特别亮眼。大陆文旅部估算,长假8天,国内旅游人数8.26亿人次,比去年增长71.3%,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4.1%;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129.5%,较2019年增长1.5%。
政策支持 乡村振兴
农村文旅的成长得益于大陆近年推动的「乡村振兴」战略,依据大陆长期规画,2035年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50年左右建成农业强国,这意味政府对乡村地区资源的投入与经济的成长。而旅游行业的复苏,得力在于各地方政府文旅部门的积极创新。
今年各地方政府总计推出149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并在旅游网路平台发放文旅消费券,举办旅游节、艺术周,吸引游客前往促进文旅消费。湖南衡阳的南岳寻游记、祝融小镇彩灯节、中秋拜月等活动,吸引游客深度体验传统文化和古镇魅力。江西婺源篁岭村的传统晒秋活动,也吸引了比往年超过50%的游客。
大陆旅游行业复苏,彰显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以福建为例,近年福建打造了一批极具特色与个性的乡村。譬如,宁德市屏南村,在100多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引进文艺、电商团队,经营民宿、书屋、艺术空间等,保护和活化利用古村落。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在海拔1370米的云灵山峰,建设了集游览、运动、农业、科普、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森林康养基地,年营收超过千万元人民币。数据显示,2022年福建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4987元人民币,居大陆第6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5:1。
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的打造,得益于政策支持下资本的投入与人才的前往。乡村振兴政策,吸引了不少大陆青年回乡创业,也吸引了台湾各行业人士前往投资,他们带来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创业的同时也帮助了大陆农村建设,在不少领域成为「领头雁」。
大陆文旅大爆发,其间不乏台湾因素。日前在上海举办的沪台研讨会,两岸专家学者与文旅业者,共同探讨数位化转型下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台式文旅重创意、人文与体验,文创园到文创民宿等被复制到大陆各地。同样以福建为例,近几年,乡村建设、乡村新创领域,台闽合作日益增多。目前已有95支台湾团队,在福建228个村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陪伴式服务」,平潭「石头会唱歌」、海沧院前社、泰宁耕读李家等项目经营有成,「两岸建筑师联合驻村行动」获大陆住建部颁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大陆乡村旅游的兴盛,参与投资的台商、参与设计经营的台青是重要推手。
两岸团队 创造双赢
当然,台青登陆创业并非易事,成功案例很多,也有失败教训。台湾经验直接挪移大陆容易水土不服,两岸政策层面亦还有壁垒有待打通。既需要台农台商灵活在地化,与大陆团队合作以化解风险,善用网路、AI等新技术创新发展,也需要大陆持续完善政策条件,让台湾人更加安心、顺畅地在大陆发展和生活。
除了乡村旅游,台湾在精致农业、观光农业、文创农业等领域起步早,并且注重以人为本的农业文化带动情感联结,对大陆乡村地区的发展也颇有借鉴意义。大陆地大物博,近年来乡村发展的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注重创新和网路发展。两岸双向交流可相互启发,推动资源整合可实现双荣共赢。
从大陆方面来看,乡村振兴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台湾人参与中华复兴的重要场域。台农台青深耕大陆结出硕果,是真实的两岸融合,是两岸一家亲的体现,试想大陆改革开放40年,有几家外商投资者像台商、台农一样,在大陆乡村落地生根了呢?不过,要吸引更多台农登陆,大陆在政策方面还有更多细致工作要做。譬如发挥农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对农业经营的指导作用,加强对农业文创领域的智财权保护,邀请更多台农参与农副产品标准的制定,出台更多鼓励措施吸引两岸青年投入乡村建设等。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人力、物力、资金、政策等资源势必向乡村倾斜,大陆今年中秋国庆长假的乡村文旅热即可窥见一斑。从台湾年轻人的角度来看,大陆乡村的广阔空间是一片新蓝海,值得关注与投身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