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以开放旅游宣示不打仗的信念
旺报社评
马英九基金会邀请大陆师生团访台行程结束,后半段言语风波,给了绿营反交流派抗议的理由,但也突显陆生受到民众热情欢迎的事实,紧接着上海市政府代表团将在17日来台参加双城论坛。台海危疑不安情势下,两岸交流「小门」已开,如何顺势推开「大门」,以创造稳定的两岸关系,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开大门 要商机不要战机
所谓「大门」指的是两岸双向、大规模的人员交流,两个重要指标:一是陆客自由行能否恢复,二是陆生能否来台就读学位。前者决定两岸关系的主题是「商机」或「战机」,后者决定两岸青年相见的地方是「战场」或「课堂」。游客和学位生能否开放,对两岸和平具指标性意义。
暂且不论陆生就学,先看陆客来台观光问题,两岸都希望开放,却卡在谁先让步问题,新冠疫情结束将近2年,两岸仍然拉锯中。蔡政府率先开放第三地陆客来台旅游,顺势要求大陆开放来台自由行,但大陆未回应。大选确定民进党继续执政后,陆方藉「马习二会」释出「乐见大陆民众赴宝岛看看」的讯号,但至今仅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观光获得落实。两岸相互指责对方设置障碍,国台办要求台湾先解除禁团令,陆委会要求陆方先开放自由行,前几天双方还在言语交锋。
两岸官方之间没有互信,加上「面子之争」,让观光问题久拖不决。一方面,大陆的条件从一开始「平潭海运直航」改为后来的「解除禁团令」,成为陆委会态度强硬的理由。另方面,陆委会认为我方虽未开放团客,但并未禁止民众赴大陆旅游,今年1-9月国人赴陆旅客205万人,陆客来台仅28万人,「卡交流」的是陆方。
两岸大官们忘了一个事实:观光是为满足人民的需要,两岸观光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民对民」而非「官对官」的关系,政治力愈介入交流就愈容易变味。以这次大陆师生团为例,正是因为两岸缺乏全面性的大交流,大陆人士来台成为「样板」,陆生团一言一行才会成为全台关注焦点,稍有争议就立刻被政治操作。反过来,如果陆生、陆客来台成为日常,小女生出于惯性一句话,岂会被借题发挥酿成风暴?
民对民 橙灯警告该熄灯
大陆应认识到,台湾民众愈是乐见大陆民众来台,来台自由行就愈不需要纠结于和民进党之间的政治问题。恢复陆客来台是回应台湾民意的需求,而非回应民进党,若纠结于「禁团令」,岂非落入民进党要求两岸对等的陷阱?其次,福建游客赴金马人数已经累积超过2万人,并未出现失控或旅游安全事故,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马旅游,是大陆单方面的开放,并未经过民进党政府,片面开放陆客赴台湾本岛观光自然不是问题。
陆委会需要反思的是,依据观光署统计,今年上半年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计134万3,690人次,呈现增长趋势,大陆加计经小三通及港澳转机人数,前7个月约254万人次登陆,成为大陆唯一增长的入境市场。人民用脚告诉政府,对大陆发出的「橙灯」警告应该「熄灯」了。人民不怕去大陆,更不怕大陆人来台湾。
两岸相互开放观光,不是「谁赚得多」的问题,而是向全台湾、全世界宣示两岸和平、不打仗的信念。中共和平统一方针历经40余年未变,两岸语言相通、生活习惯相似,只要开放赴台旅游,相信每一位来台大陆游客都会不自觉化身为和平使者,民进党「抗中鹰派」、「主战派」的论述就会不攻自破,西方认为「2027台海必有一战」的怂恿也会烟消云散。若大陆开放民众赴台观光,民进党政府却不放人,排山倒海的压力自然转移到绿营这边。
美国已宣布将把赴陆旅行警示恢复到正常状态,民进党政府亦应就事论事检讨对大陆旅游的灯号警示。两岸交流的本质是人民对人民,官方不要抢戏,政治也应该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