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器在海底内爆,五人罹难,NASA和波音都说参与开发很有限
9月27日消息,去年6月份,美国海底勘探公司“海洋之门”(OceanGate)的泰坦号深潜器发生内爆事故,船上五人全部遇难。尽管“海洋之门”宣称自身与航空航天领域有合作,但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波音公司均表示,参与的程度非常有限。
“海洋之门”联合创始人斯托克顿·拉什(Stockton Rush)曾称,泰坦号深潜器所使用的碳纤维外壳是在NASA和航空航天制造商的帮助下开发的。但NASA一名官员周四表示,机构几乎没有实际参与;而波音公司的一名官员则表示,部分建议被忽略了。
NASA原本计划在“海洋之门”建造和测试深潜器碳纤维外壳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但NASA材料工程师贾斯汀·杰克逊(Justin Jackson)称,由于几年前的新冠疫情,NASA未能履行其原定职责,仅就一个三分之一比例的模型提供了咨询,并未直接参与泰坦号的开发工作。
杰克逊在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听证会上表示,NASA曾对“海洋之门”提及其名感到不满。“他们的用词让我们感觉像是在背书,所以我们的一些人员对此表示不安,”他说。
波音公司材料与工艺工程师马克·内格利(Mark Negley)指出,公司参与了泰坦号碳纤维外壳和声学传感器的早期可行性研究,但“海洋之门”没有遵循波音关于增加强度的相关建议,包括外壳厚度和碳纤维层的排列方向。
去年,拉什在泰坦号内爆事故中不幸遇难,成为五名罹难者之一。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海岸警卫队举行了一场公开听证会,对泰坦号内爆原因展开高级别调查。听证会开始时,海岸警卫队官员指出,泰坦号并未经过独立审核,这种做法与行业标准不符。此外,泰坦号的非传统设计也在海底勘探界引发了广泛关注。
华盛顿州的海岸警卫队海事检查员约翰·温特斯(John Winters)作证说,拉什对他认为扼杀创新的规定表示不满,但并未试图绕过海岸警卫队的任何法规。
温特斯周四作证说,在得知“海洋之门”制造了一种能够潜入更深水域抵达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的新型潜水器之前,他已了解公司另有两艘潜水器。他表示,不清楚“海洋之门”是否曾通知过海岸警卫队或请求其提供建造标准或检查指导。
“我们并未讨论过它是按照什么标准建造的,或由谁建造的。我们只是听说:‘嘿,我们有一艘潜水器,可以潜到4000米。现在我们有一艘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潜水器。’”他说。
听证会预计将持续到周五,届时会有更多证人出席。
在早前的听证会上,“海洋之门”前运营总监大卫·洛克里奇(David Lochridge)作证说,他与拉什时常发生冲突,并认为公司更多关注盈利。“公司存在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洛克里奇作证道。“在科学研究方面几乎没有多少投入。”
洛克里奇和其他证人描绘了“海洋之门”急于将非传统设计的潜水器投入使用的情形。这次事故引发了全球关于私人海底勘探未来的讨论。
总部位于华盛顿州的“海洋之门”在内爆事故后暂停了运营。公司目前没有全职员工,在听证会上由律师代表。
2023年6月18日,泰坦号深潜器在最后一次下潜中,船员在发送了关于深度和重量的短信后失去联系,随后支援船“极地王子号”(Polar Prince)上的担忧逐渐加剧。海岸警卫队表示,泰坦号船员在内爆前发出的最后一条消息是:“这里一切都好。”
当泰坦号被报告失联后,救援人员迅速派遣船只、飞机和其他设备,前往纽芬兰圣约翰以南约435英里(700公里)的区域。海岸警卫队官员称,泰坦号的残骸随后在距离泰坦尼克号船头约330码(300米)的海底被发现,船上无一人生还。
“海洋之门”表示,自调查启动以来,公司一直积极配合海岸警卫队和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调查。自2021年以来,泰坦号曾多次前往泰坦尼克号残骸现场进行探险任务。(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