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日童遇害觸發緊張 中日近20年政治、社會衝突一次看

中日关系近日因深圳日童遇袭死亡事件再度变得紧张。一名女子在事发日本学校前放下一束鲜花。路透

中日关系近日因深圳日童遇袭死亡事件再度变得紧张。回顾过去20年间,中日关系因政治、社会事件甚至体育赛事数度爆发冲突,中国国内反日情绪随之高张。

2004年8月,中日亚洲杯足球决赛上,经过激烈比赛,日本队以3比1击败中国队,第3度夺得亚洲杯冠军,中国队获得亚军。大批中国球迷感到失望,北京工人体育场外数百名球迷因为情绪激动,高呼反日口号和焚烧日本国旗,日本驻中国大使当晚乘坐汽车离开工人体育场时,座车被中国球迷袭击,后车窗被打碎。

时任中国驻日本大使武大伟事后会见了日本外交大臣川口顺子,表示中国已尽最大的努力防止发生混乱,并向日本政府表示歉意。而川口顺子则说,民众的攻击行为令人遗憾,不过日本政府也感谢中国有关当局在该次比赛期间对日本球员和球迷的保护。

2005年3月至4月,中国各地发生一系列大型游行和抗议活动,包括抵制和抢砸日货,主要是反对日本扶桑社的历史教科书。时任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4月约见日本常务副外长谷内正太郎,就日本有关部门审定通过「美化侵略」的右翼历史教科书提出紧急交涉。

2012年9月,日本政府决定「国有化」钓鱼台列屿(日方称尖阁诸岛),此举让日中关系降到冰点,中国各地掀起反日示威,日系超市和工厂遭到破坏,被视为双方从1978年以来关系最糟时期。

当时中国除了召见日本驻中国大使丹羽宇一郎抗议,并公告钓鱼台列屿的领海基线,形同宣告钓鱼台周边海域为「中国领海」反制;中国外交部还发表一篇带有强烈民族主义诉求的声明,称「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一切后果要由日方负担。

此后中国持续派遣巡逻船在周边海域航行,并增加大型船只数量,日方同样增加大型船数量警戒。

2021年12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紧急约见日本驻中国大使垂秀夫,提出严正交涉。她批评安倍晋三的「台湾有事」论为「极端错误言论」,指责他「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公然挑衅中国主权,悍然为『台独』势力撑腰」。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核处理水开始排海,中国持续表达强烈反对立场,并因此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

日本核处理水排海后几天,中国国内反日情绪升温。东京电力公司及福岛县内的地方政府、餐饮店家及学校等纷纷接到来自中国的骚扰电话,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微博涌入大批中国网友留言谩骂;青岛、苏州的日本人学校被丢掷石块、鸡蛋。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冈野正敬召见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为相关的反日行动提出抗议。

直到今年9月20日,中国才宣布将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

2024年6月,苏州日本人学校校车靠站时,发生中国籍歹徒持刀攻击事件,导致中国籍随车女导护胡友平不治死亡,一名日本籍学生和他的母亲受伤。9月18日「九一八」事变93周年当天,深圳日本人学校1名10岁男童9月在学校大门外被一名男子刺伤腹部,抢救不治死亡。

相关事件引发在中国的日侨不安,中国外交部强调苏州及深圳事件都是「个案」,但迄今中方未公布苏州事件的犯嫌动机;中国外交部并否认中国有「仇日教育」。

日本要求中方采取具体措施保障日侨安全,并彻底管控中国社群平台上没有根据的反日言论。中国外长王毅在与日本外相上川阳子会面时,除了表示会调查处理深圳日本学生遇袭案,还称「日方应当冷静理性看待,避免政治化和扩大化」。

除了这些事件,过去几年,中国也因为惩戒国内「精日分子」(所谓的精神日本人),或者向有媚日嫌疑者施压,因而引发争议。

譬如,2022年8月在江苏省苏州市,一名中国女子穿和服拍照,结果被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为由带走,质疑其穿和服的打扮是「煽动民族仇恨」。但当事人事后表示,自己是个coser,喜欢二次元文化,曾穿过各种不同服装拍照,都没遇过被警察带走的情况。

当时环球时报评论员胡锡进说,警察的做法于法无据,但中日关系持续紧张,日本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和服成了很多中国人眼中有点刺眼的符号」,他并主张要「尊重多数人的感受」。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曾有一段「蜜月期」,日本对中国的政府开发援助(ODA)更长逾40年。1978年中共前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日本后,1980年代中日交流扩大,不只经贸往来,也有文化交流,友好气氛一直持续到1992年日本明仁天皇访问中国,随后急转直下。

已故的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Ezra F. Vogel)2017年在上海演讲时曾分析,中日之间友好气氛改变的因素包括:1991年底苏联解体让中共恐惧,因此开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团结自身,其中又以批判日本在中国的恶行为主要内容;1990年代中期,前总统李登辉与日本的深厚关系,让中共警惕日本会支持台湾独立;以及中国崛起让日本紧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