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乳含量标示不清 酪农要求须能辨别进口与国产
台湾与纽西兰于2013年签署台纽经济合作协定(ANZTEC),2025年起纽西兰进口液态乳关税将降为零。(本报系资料照)
国人常喝鲜乳,但由于标示不明确,加上生乳含量也未标明,民众难已得知买的鲜乳是本土或进口,甚至不清楚究竟是保久乳还是鲜乳。酪农强调,为让民众能够区别及选择,以及面对2025年起纽西兰进口液态乳关税降为零的冲击,应有合适的在地溯源标示,即比照美国莱猪开放的做法,借以区隔进口及国产乳品。
台湾农酪产业永续发展协会理事长、鲜乳坊创办人龚建嘉表示,现在已经有许多乳品厂或通路商因应关税政策改变,陆续以国外进口乳替代国产鲜奶,纽乳在零关税下更有价格上的倾销优势,不但对经营数代的农民产生影响,对以本土鲜乳作为主要需要的消费者,也即将没有选择。
龚建嘉指出,当初开放美国莱猪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配套措施,当时猪农大力反弹,后来才有了百亿养猪基金;面对缺蛋则因为缺乏健康的产销发展结构,后来才以专案进口鸡蛋来因应,这些都是之后临时建立的补救措施,更是产业的不定时炸弹。
龚建嘉另举例,好市多可保存70天的保久乳,和国产仅能保存14天的鲜乳都叫做鲜乳,台湾法规同样也是按照常温和冷藏形式,而非保存期限长短来当分类标准,这就是标示下的不公平竞争。
龚建嘉认为,政府必须规划国产乳品的产销平衡措施,并搭配明确的乳品分配名称、合适的在地溯源标示,以区隔进口及国产乳品。
根据「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22条规定,食品及食品原料之容器或外包装,应以中文及通用符号,明显标示品名、内容物名称、净重、容量、数量、食品添加物名称、制造厂商或国内负责厂商名称、原产地、有效日期等。
中华民国乳业协会理事长、台大动科学系特聘教授徐济泰表示,2025年台纽协定即将生效,若在进口鲜奶压力下乳厂不再和酪农续约,就可能面临关场的命运,希望政府提出面对台纽的冲击影响评估、政策配套及2030年乳业政策白皮书。
农业部畜牧司副司长李宜谦表示,只要有鲜乳标章的就一定是国产鲜乳,但如何从标章上让民众分辨鲜乳或是乳制品,这部分还在和乳厂讨论,标示一定会因为就法规、鲜乳定义等来和食药署讨论。
至于乳业政策白皮书,这两周已陆续在屏东万丹、云林仑背、彰化二林等与酪农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