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影评:生命末端的温柔告别

文/彭绍宇

生命只剩下百日,该如何度过?这个问题重重砸在莉莉奶奶鲍起静 饰)身上,近古稀的她因罹患肺癌而开始思索人生意义。不顾女儿(严艺文饰)的反对,她看似自私地不愿接受化疗,反倒是开起直播网红,透过和观众互动分享她生病后的每日生活,跳舞、吃饭、打撞球、开计程车,许多人们因此被这个走到生命尽头的奶奶吸引而成了粉丝

男孩生生(吴至璿 饰)因为偶然发现了自己死去的哥哥,生前最爱看的直播就是莉莉奶奶,开始对她感到好奇,并在机缘之下认识了她,于是两人成为挚友,小男孩带给奶奶新的刺激与生活重力,奶奶则请男孩帮她提前录制遗言,死后留给她的女儿。

这个题材本来就很有意思,自媒体网红时代来临,观众们透过小小荧幕中,看着这位即将迈入死亡的奶奶原因为何?奶奶在面对疾病过程中,透过直播日常与众多陌生人互动,她想传达的又是什么意涵或从中获得怎样的生命意义?

透过莉莉在片中的这么一句经典的话「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既然来到这个宴席上,就要吃到饱再离开!」可一窥她的人生哲学,只剩约一百天的有限生命中,她选择将生命活到极致,甚至活得比生病前还更充实,她让我们知道,即便恐惧,死亡未必得哭哭啼啼,告别也不必然是件坏事

死亡这门必修课,我们都不见得能拿到学分,导演对于不同角色书写正是最好的写照,小男孩生生与莉莉奶奶,一个学习如何走出死亡,一个学习如何接受死亡,过程中奶奶看似总是男孩的人生导师,但在面对生死议题上,他们都正学习、也不避免地犯错着。

而另一面,男孩母亲与奶奶的女儿,则是从起初逃避亲人死亡,到最后学着接纳与释然,当他们终于有勇气直视死亡时,不也正救赎了自己,经历这趟过程后,他们看待身边亲人的态度也都变得不同了。这一趟走来,观众除了看见他们的转变,也从电影中获得了对生死离别更成熟的视角

《生生》很不容易,许多电影在处理这类题材时,往往会流于过度感性或滥情,但此片却没有这样的缺点冲突戏见好就收,也不失带给观众力道情绪渲染,且透过画面美学、巧妙引领情绪的配乐,给我一种仿佛看见杨德昌经典电影《一一》的内敛与感动。

几位要角的表现也值得夸赞,香港金像奖影后鲍起静演出到位,将那既恐惧却表现乐观开朗,害怕拖累亲人而将女儿不断往外推的无力感表现得恰如其分,而她独有的港式口音也为此角增添更多故事性沧桑感,是非常令人着迷的一个角色。

童星吴至璿的演技是本部片之所以成立的重要关键,他的自然与灵动感,就像游走在死亡的大坑边缘,好奇地一再探头查看,也演活了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别扭情绪与情感失语,可谓在对的时机找到了对的人,其中和莉莉奶奶的忘年互动也是极度讨喜可爱,为这个沉重题材带来了些许轻盈。

这部片充满着很多第一次,包括这是鲍起静从影五十多年来的首部台湾电影,以及童星吴至璿的长片处女作,但作品却正是叙述许多的「最后一次」,生死边界,能够把每件事的「最后一次」都好好做完的人太少,《生生》宛如一曲温柔的钢琴声,在生命尽头缓缓流淌。

●彭绍宇:政大外交系学生,现为自由影评人,认为电影传达生活的本质,也是生命的延续,因为从电影得到许多,也希望介绍好电影给更多人。在各大媒体都曾发表文章,目前于ETtoday韩娱版开设专栏「彭绍宇看韩国」。看更多请至部落格【彭绍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