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馆公共艺术遭指讽刺怀旧 艺术家亲自解析为永续而创
史博馆庭院公共艺术《怀旧是危险的吗?》自开幕至今各界多有争议。(史博馆提供/李怡芸台北传真)
国立历史博物馆(史博馆)历时6年整建,重新向大众开放以来各界评价不一,除了馆舍内部空间规画、展品陈设引起诸多讨论,打开外墙后史博馆的户外庭院,以公共艺术《怀旧是危险的吗?》取代原有的中式园林,更是被宜兰大学博雅学部教授陈复指为「既让人无法怀旧,更是讽刺想来怀旧的参观民众」。
陈复指出,史博开馆后自己几次实际走访才惊觉,当初馆外由艺术家杨英风设计,用以纪念史博首任馆长包遵彭(字龙溪)的袖珍园林-龙谿园已被撤除一空,换上的公共艺术是以原本「还我河山」碑的石料制作,认为是以破坏文物的手段完成公共艺术,「我想来龙谿园怀旧都已不能,史博馆却跟大众自我揶揄说『怀旧有危险』」。
受邀参与史博馆自办公共艺术,由害喜影音偕同创作《怀旧是危险的吗-还我河山》的艺术家刘千玮指出,自己长期关注文化保存议题,「一开始是老家几十年没人住而倒塌,由此开始思考如何修缮,进而想关注我们是如何做文化保存,又会长成什么样子?」他指出,史博馆有其特别的历史定位,但自己一开始的创作发想是关注博物馆永续,而非针对史博馆的历史性。
刘千玮表示,场勘时所见「还我河山」石碑,在史博馆外一角落,已长满了青苔,因非文物原本在史博馆规画中将移除。刘千玮也发现「还我河山」四字虽传为岳飞手书,实为清末民国文人周承忠从岳飞的墨迹中择选拼凑而成,认为这四字的来源脉络正好可作为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
「以现在的经验来理解『还我河山』是否可视为是谈『环保』?」刘千玮的创作从永续出发,并用整建期间汰换的废弃建材打造公共座椅,希望民众除了理解过去、想像未来,也能借着「坐」让身体参与。对于创作的公共艺术引起诸多讨论,他认为「是沟通的过程,也反应大众如何看待艺术品的过程」。
陈复则认为本来也不关艺术家的事,而是拆除杨英风设计的园林,且问大家「怀旧是危险的吗?」已经变成政府用粗暴的手法在讽刺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