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碗菜歌 找回办桌文化
导演樊宗锜在作品《十二碗菜歌》里,安排现场办桌,报名吃饭的观众就在舞台上担任临演,台下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也有菜尾汤可带回家。(国家两厅院提供)
旧时代在路边举办的婚丧喜庆宴席,在都会地区已较少见得,导演樊宗锜在作品《十二碗菜歌》里,特别安排现场席开14桌,剧情谈论的也是总铺师故事,报名吃饭的观众就在舞台上担任临演,台下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也有菜尾汤可带回家,日前已完成全台巡回演出,他表示,「办桌是城市里欠缺的人情味,也是快要消失的滋味。」
樊宗锜表示,在路边办桌可说是台湾人生命经验里重要的一环,而不管是在室内或是户外办桌,都是台湾人重要的生活文化,「台湾人各种事情都可以办桌,举凡结婚、开市、丧礼,在桌上有很多故事和回忆,连结浓浓的人情。」
为了发想创作,樊宗锜和许多不同职业的长辈聊天,其中与总铺师林明灿谈天时谈到,原来他父亲是有「台湾办桌活字典」之称的总铺师林添盛,但他父亲从未真正教他厨艺,「他父亲教他的方式,就是什么都没教,而是要儿子用眼睛看,自己学习。」
樊宗锜表示,他发现台湾传统父子,彼此间很少真正沟通,「父亲有表达善意与暧昧的方式,儿子也有想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但双方对不到频率。」
在作品里,樊宗锜抓住传统父子关系,故事描述一名传奇的总铺师要退休了,但他和儿子之间还有没有化解的心结,「故事里的父子,就像是古早台湾人做事的方式,对隔壁邻居别人都很好,但对自己的小孩很
严厉,从中有许多趣味
性的互动和人情味在
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