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最新发声

“发挥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作用,继续有序拓宽房贷利率自主定价空间。”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在官网发布的《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专栏文章称。

央行提出了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三个发力重点,包括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推动存贷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持续提升房贷利率市场化程度等。文中还有几个要点表述值得关注,例如,提出健全“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和“LPR+国债收益率→存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合理确定存款利率水平、理顺增量和存量房贷利率关系等。

近年来,央行着力推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一是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数据显示,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2019年7月的5.32%降至2023年9月的3.82%,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二是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今年9月,新发生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04%,较2022年4月下降0.4个百分点。

在房贷利率方面,目前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工作已基本完成,超过2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惠及超5000万户、1.5亿人,每年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亿~1700亿元,户均每年减少3200元。

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渠道

对于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三个发力重点,央行指出,重点之一是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促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具体而言,一是按照健全中国特色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要求,持续完善以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为核心、利率走廊机制作用有效发挥、目标利率围绕政策利率运行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

二是持续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培育质押式回购利率(DR)、国债收益率、LPR等指标性利率,提升市场基准利率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准确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为市场定价提供重要参考,并发挥好作为浮动利率金融产品定价基准的重要作用。

三是健全“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和“LPR+国债收益率→存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利率调控信号,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运行,最终传导至债券、贷款和存款利率,有效调节资金供求和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实际上,对于存款利率,央行此前就曾有过类似的提法。央行曾在货币政策报告中表示,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促进银行跟踪市场利率变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

今年,人民银行还指导自律机制在《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加入了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的评分项,若银行各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季度月均值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调整幅度低于合意水平,会影响到“定价行为”的得分。

自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以来,不少银行主动地、陆续地下调了存款利率。“与原先‘硬邦邦’的行政命令相比,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对银行的指导是柔性的,形成的效果是‘软滑滑’的。显然,机制使得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其所带来的存款降息是近几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累累硕果的又一体现。”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对第一财经表示。

存贷款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

2022年9月、2023年6月和9月,主要金融机构先后三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大。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此次央行表示,将推动存贷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引导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督促LPR报价行继续健全报价机制、提高报价质量,增强LPR对实际贷款利率定价的指导性,巩固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的成效。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合理确定存款利率水平,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健全利率自律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提升自主定价能力,增强金融市场竞争性,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在市场分析看来,这或许意味着未来存贷款利率的下降是大势所趋。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同比增速也有所下降。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为1.9万亿元,同比增长1.6%,较上半年同比增速进一步收窄了1个百分点。

张旭认为,考虑到8月份MLF(中期借贷便利)降息并引导1年期LPR下降、9月份存量个人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三、四季度净息差有可能进一步收敛。净息差的下滑会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形成制约,因此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负债成本以维护其合理的利润和净息差,是再度降息的一个重要前提。

张旭预计,下一阶段央行有可能先通过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指导自律机制强化对协议存款等高息品种的自律管理等手段,引导银行负债成本稳步下行,此后再降低MLF利率并引导LPR下行。

有序拓宽房贷利率自主定价空间

对于房地产市场,央行表示,将持续提升房贷利率市场化程度,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坚决落实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要求,持续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挥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作用,继续有序拓宽房贷利率自主定价空间,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

2023年1月,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对于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阶段性放宽或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各地房贷利率下调提供了空间。8月底,监管部门将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降至相应期限LPR+20BP。各项有利政策叠加央行多次降息,各地房贷利率持续走低。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3年10月,全国重点城市首套、二套平均房贷利率已降至3.88%、4.44%,已有多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调整至4%以下,其中,中山、南宁、柳州、珠海等城市首套房贷最低利率已调至3.6%,郑州、无锡、扬州、沈阳等城市已降至3.7%。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第一财经表示,本次央行强调“继续有序拓宽房贷利率自主定价空间”,意味着未来房贷利率仍有下调预期,将进一步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当前部分城市房价仍处于下跌通道,符合条件的城市仍有望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与此同时,部分房贷利率仍较高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的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加点数也存在下调空间(北京首套商贷利率为5年期以上LPR+55BP,上海为5年期以上LPR+35BP,二套均为LPR+105BP)。

央行同时强调,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督促金融机构继续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成效落实到位,理顺增量和存量房贷利率关系,减轻居民利息负担,支持投资和消费。

对此,陈文静表示,合理调整并落实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仍将是未来减轻购房者置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9月25日,多家银行已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利率进行了统一下调,随后对于贷款时为非首套房但当前已符合所在城市首套政策的购房家庭,银行也普遍要求客户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这部分购房者的存量贷款利率已经实质下调。

“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有助于降低居民负担,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亦一定程度减缓了居民提前还贷情况。”陈文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