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楼市,国家选中15个城市
原创 刘晓博
近日,财政部、住建部宣布:从2024年起,中央财政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批选中了15个城市。
这15个城市是:石家庄、太原、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武汉、东莞、重庆、成都、西安。
大家看了这份名单,可能会感到有点怪:中国四大城市群里,大湾区上榜城市最少,只有东莞1个。而长三角,尤其是长江流域的城市占了大多数。
这是因为在确定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之初,国家就确定了一个原则:首批示范城市重点向超大特大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大城市倾斜。
城市更新,包括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片区更新改造。
根据最新要求,城市更新中不得重复使用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其他渠道中央财政资金。
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大概有以下几个目的:
第一,城市更新是“大基建+房地产”的一部分,是传统的拉动经济的手段。在经济低迷期,需要上更多新项目,以稳增长、保就业。
第二,提升中心城市的韧性,提升防灾能力、环保能力,提升大城市的价值。
第三,城市更新看起来有四大项目,但核心是“老旧片区更新改造”,其实还是拉动房地产行业发展。在改造过程中,还可以对旧房子做减法,创造购房需求。
被列入示范城市名单后,可以获得中央政策支持,以及财政拨款。
具体拨款标准是: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
按照这个标准,上海、成都、重庆、西安可以获得12亿补助;太原、武汉、合肥、南昌等中部城市可以获得10亿元补助;南京、杭州、福州、青岛、东莞等东部城市可以获得8亿元补助。
这点钱并不多,看起来对15个城市的楼市影响也极为有限。但它透露的政策信号非常值得关注:
它说明中央在安排新一轮大基建的时候非常重视效益,而不像以前那样天女散花,兼顾大中小城市。
在首批15个城市,普通地级市只有东莞,其他要么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或计划单列市),要么是省会城市。
东莞能跻身其中,也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关。东莞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目前已经跻身超大城市。如果不算代管市县,东莞城区人口超过苏州,是非省会地级市里最多的。
早些年,国家在搞大基建的时候往往雨露均沾,大中小城市都有份。大基建搞了20多年,很多地方基础设施已经超前,利用率长期偏低。而中国人口分布日益失衡,向大城市及其都市圈汇聚的态势不可逆转。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大基建还是新增商品房用地,都必须向超大、特大城市集中。只有这样,投资才有效益,集中精力办大事的逻辑才能成立。
想想看,上述15个城市缺钱吗?可能部分城市手头有点紧,但他们基本上是中国目前财政状况相对最充裕的城市了,尤其是上海、杭州、南京等。
太原、石家庄、沈阳或许情况稍差,但在本省依然是老大,是当地日子最好过的城市。
中央财政仍然要给他们补贴!虽然钱不太多,但鼓励强者恒强的态势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未来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马太效应一定是加剧的,而不是缩小。因为钱跟着人走,人是不断涌入大城市的。中小城市会越来越缺钱,基础设施更新会跟不上,学校、幼儿园合并,年轻人会发现生活越来越不方便,跟大城市差距越来越大,他们离开的速度会加快。
各大城市又是如何计划今年城市更新的呢?
以上海为例,当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里9次提及了城市更新,可见这项工作对上海拉动经济非常重要。
上海的计划是:
大力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完成12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31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推动一批老旧工业区、商业商务区、风貌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外滩“第二立面”等城市更新项目。
再看沈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是这样提及城市更新的: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坚持建管并重、改管结合,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67个、背街小巷100条、供水管网200公里、供热管网150公里,实施南京街等15条街路更新工程。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望花等海绵示范连片区。加快建设北方特色公园城市,新建改造综合公园8座、口袋公园300座,新增绿地4平方公里以上。
其他城市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各地无不把城市更新视作重要的抓手,希望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减少存量房屋、制造当期的购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去库存,给财政增收。
这是大城市的情况。
反过来,三四五线城市的情况可想而知:由于人口增长缓慢甚至流失,中小城市的城市更新越来越难搞,缺钱、缺人。能拯救中小城市楼市的,只有货币棚改了,但估计不会大规模搞了,因为负面作用太大。
中小城市的楼市去库存,只能“野渡无人舟自横”,等市场自己消化了。如果持续5到8年不卖地,也能慢慢修复。如果还要卖地,那真的是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