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川军纪念亭还原蒋中正领导抗战(徐全)

游客参观川军出川抗日的文献资料。(新华社)

在中国大陆的抗战题材影视剧中,近年来呈现出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萤幕景象:对抗战时期的国军,在文艺创作上采取捧地方、贬中央的刻画,即对川军、滇军、西北军等国军地方派系的正面描述越来越多,强化表现国军地方派系和国府、国军中央军体系的矛盾。就历史真实角度来看,对日抗战时期,地方军和中央军都是国军一份子,在军委会领导下统一行动。来自四川的国军第四十七军在山西长治的战史,曾被一座消失的纪念亭记载,它镌刻的文字以及其湮没在历史年轮中的无奈,都是值得思索的国军沧桑。

出川作战 长官捐躯 祠宇今消逝

国军第四十七军,源自川军体系。1937年9月由国军第一零四师、第一七八师在西昌合编而成,隶属第二十二集团军,随即出川参加抗战。1937年12月守卫山西长治;1938年初守卫黎城。同年3月至5月在中条山地区开展游击战。1939年先后隶属第四、第三十六集团军,防守太行山南麓。1940年南渡黄河,守卫河南渑池、陕县、灵宝一带河防。1944年隶属第一战区参加豫中会战。首任军长、时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阵亡。1945年3月参加豫西鄂北会战。

在四川建川博物馆,仍收藏一份民国38年之前时的期刊物残页,记录了抗战时期守卫晋东南地区(中国山西省东南部地区)长治的国军第四十七军纪念碑亭。从碑文文献来看,此为纪念第四十七军守卫长治、黎城的功绩,长治县各界官民在长治公园修建了纪念碑亭。1938年春,日军对晋东南地区的攻势日渐凌厉,经历了黎城作战、东阳关作战,对长治逐渐形成了合围态势。1938年2月末,国军第四十七军在上述区域和日军进行了长达9天左右的作战,7000余人阵亡,代价可谓非常之大。虽然国军最终失守长治,但守城的川军所表现出的英勇牺牲精神,对当地民众影响极大。战事结束后,众多的川军庙、川军纪念碑被当地人民自发建立起来。但如今,却一座纪念碑、一座庙也找不到了。

书写军魂 英灵不朽 正气纪念亭

这座纪念碑是以纪念亭的外观呈现的。整个亭为六角造型,中间置纪念碑一座。纪念碑正面正中镌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一零四师三一二旅六二四团守城阵亡将士纪念碑」;上款所书题款时间为「大中华民国廿八年元旦日」;下款题款人为「长治县军政法学农工商各界公建」。纪念碑背面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阵亡将士殉难记》碑文。修建纪念碑的地点是抗战时期的长治公园;修建时间则是1939年。纪念碑的碑记全文如下:

「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阵亡将士殉难记

慨自九一八以来,日本帝国主义者武力侵略我国,明目张胆,积极策划,希图达其大陆政策之迷梦。乃我中华素爱和平,对兹遂亦含耻忍让再四退步,岂料彼无厌之欲壑,倾世难填,霸占四省犹为未足,故复于去岁七七之夕,在我卢沟桥借端挑衅,开调重兵袭平津,占冀察,极狂逞凶,肆意威胁,欲我退让华北,拱送全国。然我政府仍本维护和平初旨,委曲求全,冀被凶恶的日本有所醒悟,谁知冥顽不灵的日本军阀得寸进尺,愈逼愈紧,急欲一举而亡我中国。我政府于无可如何之中,祗好实行民族自卫的抗战。溯自战端开始,我全国军民在委员长蒋公领导之下,无不一致努力,坚决斗奋。唯我四十七军全体将士,忠义仁勇,英烈冠全国,其牺牲奋斗之精神与夫军风纪之严肃,尤为吾人所最堪钦崇者。该军将士多蜀籍,军长李公家钰,川军名将也,所部师长李青廷、李宗昉分统一零四及一七八两师。卢沟桥事变后,中央节调该军一师出川抗战,李公家钰乃自动请缨,愿率全军健儿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求独立。中央嘉其勇,遂允焉。于去岁九月,持节出川,经滇陕豫三省,行程六千里,计时三阅月,始抵潞郡。其时,日寇凶焰已达晋中,平汉道上烽烟亦起。李公察度敌情,相机部署,遂将全军分布长潞襄黎各要隘,军行所至,秋毫无犯,对民众器物,借必还,损必偿,民众有急难者,辄与解济之。以是民众惊为奇军,俱相称道。尤以退城之时,能于混乱中维守军纪,不侵民财,不扰民室,是诚难能而可贵者矣。本年二月,暴敌以下原熊弥一师团之众进犯涉县,孙军告急。公乃调驻东阳关之部,星夜驰援。旋涉县失守,敌又进扑关口,于是该军大部急趋应战,以我武器不整,为数不及一万之兵,抵敌机械化精锐部队三四万之众,尚能血搏五昼夜,毙敌逾两千。设非将士之肝忠胆烈兼富民族意识者,不克为也。寻以敌众我寡,不利于守,遂转进赵店河防地。是役也,营长谭培、周策勋,营附张泽、谭勋、邓谱全,连长黄高翼、杨廷春、黄德涵、廖占武、孙模,排长程福兴、陈荣光、范世如、李少卿、刘玉积、孔镜臣、彭志荣、何云卿、张云鹏、刘耀廷、雷镇、陈兴才、李荣、黄士昌、李青云、彭正兴、刘泽之,附员王绍林、陈昌奇、刘丕承、唐润生、龚海青、吴占云、王闻九及士兵夫三千余人捐生成仁焉。团长孙介卿负重伤。十九日,赵店又吃紧,因无险可守,遂以一部转进潞城及以西地带,以一部由旅长李君克源率领转守长治,即一零四师三一二旅六二四团之三个营并机砲各一连。二十日晨四时许,进驻长治城仓卒布置,慰勉所属方冀构筑工事从容应战,而敌炮已隆隆然至。未几,敌临城下,展开血战,支持竟日,毙敌逾千。越日,敌又增援并以猛烈砲火轰破北门,城于以陷。当是时也,天地为之愤怒,鬼神为之震惊。旅长一呼,健儿用命,肉搏四小时,毙敌五六百。敌既丧胆,我气愈壮,正拟歼彼群寇,还我长城,岂料弹尽而援绝,可叹也。夫时,旅长李君克源已负重伤,勖其部众曰:男儿报国,正其时矣,且余等奉命死守长治,今既失陷,唯当死耳。部众慰之曰:国仇未报,死胡为也。遂连负伤之高级参谋李光渊、团长熊岗陵簇拥至城逾墙而下。部众除营长杨岳岷,连长夏抚涛、杨显谟、苟华丰,排长林伯尧、苏伦、商启予、易敬敷、陈国柱、陈平、陈少卿,附员颜方谷、刘绍卿、黄光禄、林衍奇及士兵夫等千余人已经殉城外,余均相将追随逾墙出城。吾人追念其牺牲之壮烈,军纪之严整与爱护民商之恳切,虽达至危至急之时,仍不稍苟非,惟令人望风怀想,依依起敬,实亦革命军人之模楷者也。爰思有以记之藉作表扬,既慰忠魂且励来兹。惟于殉难官员事迹苦无能道其详者,适军邮视察员周君希光赞助采访,因得其梗概,略记如斯云。

长治县县长聂士庆撰文

永安郭 瑢书丹」

对国军建军史略有了解的人知道,四川的国军和中央系国军,一直有巨大矛盾。国民政府在四川的主政者例如刘湘、邓锡侯等,也长期与蒋中正不和。但抗战爆发,蒋中正是唯一且全世界公认的抗战领袖和军事统帅。因此,在这段碑记中,后人才会看到「溯自战端开始,我全国军民在委员长蒋公领导之下,无不一致努力,坚决斗奋」的文字。当然,并非所有的地方派系部队或所有纪念碑都会提及蒋中正,但碑记题刻这样的礼仪文学记述蒋中正于其中,算是对当时真实历史的还原。

一碑一字 风云变幻 峥嵘不可忘

如今,纪念碑亭已遭到破坏损毁,在今日的长治已完全无法寻觅到相关碑亭之历史残存痕迹。为这座纪念亭题写碑记的时任长治县长聂士庆,是一位经历颇为丰富的人物。晋东南地区不仅是对日抗战的战场,同时也是国军与中共不断发生冲突的区域。聂士庆与国民党壶关党部书记长马成骥、高平县长姬振魁、陵川县长杨子玉被视为上党地区的「防共四大天王」。

1949年初,担任北平警察局刑警大队总队长的聂士庆,为中共接受北平提供了大量帮助,一度留任原职。但数月后就开始接受管训教育,1950年4月伴随「肃清反革命运动」的爆发,当局以聂士庆因曾是国民政府人员和抗战时期的投日经历,将其定性为反革命,接受5年劳动改造。但1951年5月,聂被押回山西原籍长治,接受审判,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遭到处决。1985年8月,聂案被原审法院宣告撤销原判决,聂被宣告无罪,回复名誉。

历史是不能完全依靠影视剧来教育或呈现的。地方派系的国军也是国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革命军的百年历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由于对建国方向、国家大政策略、外交路线甚至是央地权限划分认知不同,国军内部在1920年代末期到七七抗战前,数度发生战争。这是国军的历史悲剧,令人遗憾和无奈。但正是七七抗战,团结了国军各个派系,令全体国军官兵以蒋委员长为领袖,全力保国守土。

国军地方派系的形象在影视剧中被正面表现,固然是进步,但这种呈现不能够脱离历史的本原,也不应该是偏离事实和真相的创作。真正还原历史,就是以文献、教育和发掘真相的方式,来求真、完整地再现当年的历史。毕竟,血写的历史,是不能够用墨写的文字抹去的。

(作者为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